杜慶川孫為華新晚報記者李玥文/攝
東北網7月18日訊 一封表揚信揭開了冰城“隱形英雄”兩個月前回鄉探親時的壯舉——
在連隊裡初見楊遠帆,很難將這個1989年出生的“平頭”大男孩和撲火英雄聯系起來。采訪中,這名23歲年輕戰士的言談,有著超出這個年紀的冷靜、低調、淡定。面對突如其來的山火,他不僅從容不迫地指揮村民分組分工撲火,還開闢了一條被消防隊員稱贊的專業隔離帶,挽回經濟損失40餘萬元。滅火後,他悄然離去……直到一封來自家鄉政府的表揚信輾轉寄到部隊,戰友們纔知道原來楊班長是撲火英雄!
倆月後“低調英雄”被發現
7月11日,駐哈某部蘇寧團收到安徽省桐城市人武部寄來的信件,表揚該團戰士楊遠帆奮力撲救山火的義舉。5月初返回部隊到如今,已經兩個月了,他從沒向任何人提起過撲火的事,戰友們不知道原來英雄就在身邊。
老指導員王大偉,對於楊遠帆的低調“恨得有些牙根疼”。“這是他風格,要強上進,心裡有數,面對表揚、榮譽,他總是能躲就躲。”王指導員說。
“迷彩服”五闖火海救鄉親
17日中午,記者連線了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汪洋村村支書周在全。周書記講述了當時千鈞一發的險情。
4月20日,楊遠帆正在老家的水庫邊上,與三位好朋友一起釣魚,忽然間一抬頭,望見水庫對面的山上濃煙滾滾。“不好,山上著火了!”楊遠帆丟了魚竿,帶著三個朋友跑了三裡路趕到失火現場。當時正是村民乾農活的時間,楊遠帆心想一定要通知村民立即撤離。“著火了,著火了……”四個年輕人大聲地喊著,眼前火舌躥起3米多高,周圍的空氣都被烤得炙熱。
“遠帆,咱們不能再往裡衝了,太危險了!”一個朋友喊道。這時前方不遠處傳來呼救聲,楊遠帆折下一根枝葉茂盛的樹枝,一邊撲打著火苗子,一邊往裡面衝。他不顧個人安危,連續五次衝進火海,十幾位被困的村民,一個接一個地被這個突然現身的“迷彩服”解救出來。
滅山火組織打出隔離帶
被困村民被解救出來,兩名回村通知火情的同伴也趕回來,還帶來一百多名村民。盡管撥打了119,可是由於山路崎嶇,消防車開不上來。
看到火勢越來越猛,得不到有效控制,楊遠帆沈著冷靜地將現場的群眾分為撲火和打隔離帶兩個組。他將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撲火經驗簡單明了地教給村民,告訴打隔離帶的小組每人負責砍十棵樹,每人負責這十棵樹周圍的撲火。經過2個小時的努力,火勢終於得到了有效控制。楊遠帆的頭發、衣服、鞋都被燒焦,手上也被燙出了血?。
隨後,背著消防器材趕到的消防官兵撲滅了餘火,看到長400多米,寬6米的專業隔離帶,消防官兵感嘆道,若不是這道隔離帶,大火蔓延的范圍會更大,可能不僅毀了山後的果園,連村莊都有危險。
湊雞蛋村民感謝子弟兵
52歲的周在全書記說,遠帆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心眼好,熱心腸,他小的時候就特別願意幫大人忙,這點還真是“遺傳”。遠帆的父親也是這樣古道熱腸,平時外出打工,但回到村裡,只要誰家有事,不用招呼,他一定會來幫忙。
周書記說,村裡480多戶人家基本上家家都靠山上的那片果園為生,如果大火沒控制住,後果不堪設想。村裡老少特別感謝遠帆,下午回到村裡後,大家就自發地挨家挨戶湊起了雞蛋,在農村雞蛋是好東西,平時都攢著捨不得吃。遠帆受了點傷,又幫村民們保住了果園,大家都把攢的雞蛋拿出來一起送到他家表示感謝。這孩子說啥也不收,就嘿嘿樂,說都是鄉裡鄉親,這樣就太見外了,而且他是解放軍,保護老百姓是他的責任。
好班長訓練場上眾人誇
17日,在部隊的訓練場上,記者見到正在帶領戰士們訓練的楊班長。脾氣?、頭腦冷靜、愛開玩笑、營裡的籃球主力……在戰士們口中,他們的班長,頗具“多元化”色彩。
新兵田傳峰剛取得全團新兵比武第一名,喝著班長獎勵的營養快線。田傳峰說,他有今天的好成績,都是班長每天陪著自己訓練出來的,別人跑3圈回去了,田傳峰還想再給自己“吃小灶”,於是就拉著班長和自己一起再跑兩圈。新兵想家,小田哭了幾次鼻子,都被班長看見了,在他生日那天,楊遠帆特意買了個生日蛋糕,和戰友們一起給小田過了個生日。
戰友鄧海龍說,班長能當英雄,我們一點都不驚訝,平時他能自己掏腰包,買涂料粉刷連隊牆壁,這樣的班長,面對大火能衝在最前面,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