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桑拿天掃馬路 記者體驗環衛工人辛苦
2012-07-19 09:01: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吳雨桐 孫曉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清掃隊隊長教記者如何做好保潔工的工作

  記者體驗環衛工人的一天

  東北網7月19日訊 17日上午,記者來到哈市南崗區和興路與清濱路交匯路段,和環衛工人們一起清掃街路,體驗環衛工人的辛苦。在記者開始清掃工作前,負責該路段清掃工作的清掃隊隊長特意叮囑我們,一定要帶好帽子和水預防中暑,清掃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半小時渾身出透汗

  17日,哈市最高溫度為33攝氏度,站在街路上會感覺到烈日的炙烤,偶爾吹過的風也都是悶熱的。記者在工作間換工作服的時候,臉上已經開始有汗珠流下。環衛工作服都是長衣、長褲,上面還帶有反光條,穿上感覺悶熱。換好工作服,帶上遮陽帽、手套後,拿起清掃工具,詢問清掃隊隊長如何使用清掃工具後,開始工作了。

  10時10分,開始對南崗區和興路路段進行保潔清理。左手拿著帶杆的保潔袋,右手拿著掃帚,看見有垃圾就彎腰把它們掃起。剛開始清掃時,總是感覺工具不順手,一張紙屑、一個塑料袋都要掃兩三次纔能掃進保潔袋。清掃了一些垃圾後,手上的工具纔得心應手。不過起初拿著掃帚和保潔袋時並沒有什麼感覺,但半個小時過後,邊走邊掃了路面1000米後,手裡的工具越來越沈。

  天氣炎熱,清掃過程中總是感覺口渴,只好頻頻喝水,但是喝下去的水很快就變成汗水再次流出來。不到半個小時,記者已經喝完了一瓶水,水喝多了,汗流的更多,身上的衣服已經濕透了,衣服也貼在了皮膚上,汗順著額頭直往下流。把工具放到一邊,用戴著手套的手擦拭臉上的汗水,手套上灰和汗已經混雜到了一起,擦到臉上只覺得熱乎乎。

  據環衛工人估計,中午的地表溫度大概能有38攝氏度。


  車流中撿垃圾很危險

  一輛行駛的出租車,司機扔出一個帶著塑料包裝袋的物品。趁著車輛少,記者飛快地跑向馬路中央,環顧左右後彎腰揀起塑料包裝袋。要返回路邊的時候,車輛又多了起來,在馬路中央站了1分鍾。看到汽車從身邊經過很緊張,車輛少了纔跑回路邊。這一跑一拾,渾身自裡向外散發著熱氣。

  “說你們乾不了吧,這對我們來說是很正常的,平時我們一乾就是4個小時,纔能吃飯休息,暴曬、嚴寒,不管什麼天氣都是如此。去馬路中央撿垃圾一定要慎重,避免出現意外事故。”環衛工人楊師傅說。

  如廁臨街商家態度迥異

  常年負責這一路段清掃的環衛工人王師傅告訴記者:“我們平時都會盡量節制自己喝水,一是清掃的時候不方便攜帶水,二是喝水太多總想去廁所,影響清掃工作,還容易出汗。夏天天氣熱,我每天回家的時候衣服都是濕透的。”

  當記者乾了50分鍾後感覺實在是乾不動了,放下工具,准備休息一下。此時已經全身是汗,腰酸手疼,感覺體力快要透支了。

  趁休息上趟廁所。11時10分,記者來到了清濱路上的一家狗肉館,問坐在門口的服務員是否可以借用一下廁所,他說:“你最好往前走,那邊有一個公廁。”記者步行3分鍾纔上了公廁。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和興路上的喜洋洋火鍋,推開門問服務員洗手間在哪裡,是否可以借用,服務員熱情地給記者指了一下店內的洗手間。

  環衛工人王師傅說:“和興路上的公廁比較多,平時基本都上公廁,除非拉肚子迫不得已纔會去借用商家的廁所,有的商家不讓用,有的讓用。有時我們會把帶的水放到熟悉的商家,想喝的時候去取,如果隨身攜帶太沈了,放到路邊會被人當垃圾見拎走。”

  小商販隨地扔垃圾

  11時55分,幾個上午在清濱路擺攤,賣香瓜和蔬菜的商販撤攤了,賣香瓜的留下了一袋爛了的香瓜,地上的爛菜葉也不少。記者看著這滿地的垃圾,真讓人頭疼,只能蹲下身用掃帚把這些垃圾掃進保潔袋。菜葉很分散,記者只好用手把菜葉抓進保潔袋。一只手拎著滿是垃圾的保潔袋,另一只手提著被丟棄的爛香瓜,走了500多米,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

  負責該路段的環衛工人王師傅說:“我每天都要來回清掃10多次,盡量保持街面乾淨。有時候一些商家將垃圾扔在門前,如果是用塑料袋裝好的,我們可以直接收走扔掉,但有一些商家將垃圾扔在門口,我們清掃起來很不方便。”

  據環衛工人楊師傅介紹說,和興路、清濱路附近學校多,沿街的小商小販也多,客人用過的紙、竹簽子、包裝袋等各種垃圾到處亂扔,這些都得由環衛工人來收拾,往往是一勸阻就挨罵,“我們不扔要你們乾什麼”“愛掃不掃,我們又沒讓你掃”“你們不就是乾這個的嗎?”“怎麼這麼多話”這些話,我們都經常聽到。現在我們也不勸了,有垃圾就收拾。如果小商販和吃客都能不亂扔,環衛工人的工作量會減輕不少。

  2小時撿50個煙頭

  在記者清掃街路的2個多小時裡,沿街撿起的煙頭就有50多個,當記者掃完一遍原路返回打掃時,沿街又出現了十幾個煙頭,還有很多用過的面巾紙和冰棍杆等。

  記者發現,有些市民沿途行走或等人、休息時總喜歡點上一根煙,抽完的煙頭經常是隨手扔在地上。天氣炎熱,很多市民都會買根冰棍解渴,可能是怕影響街面環境衛生,一些人就把冰棍杆和擦手、擦汗用過的紙巾扔在街邊的花壇、樹叢裡。

  在中午休息期間,環衛工人告訴記者,現在掃街工具比以前先進了,有機械化的清掃車——灑水、吸灰、掃垃圾,它都可以完成。主要街路可以機械化作業,掄大掃帚掃街的大場面少了。但清掃車掃不到的邊邊角角、人行道和背街背巷,都要由環衛工人來清掃。現在要求不能有衛生死角,果皮箱等公共設施要每天擦、街路有垃圾要隨時清掃。“現在環衛工人最主要的工作是保潔,但辛苦程度沒有變化。”環衛工作人員王剛說。

  在清掃街路期間,一手機賣場門前營業員正在發傳單,很多途經這裡的市民接過傳單後只是隨便看幾眼,就會隨手將傳單扔在地上,而環衛工人卻要頂著酷暑一次次彎腰起身將傳單拾起。其實路邊就有垃圾桶,多走幾步就可以扔到垃圾桶裡。作為商家要盡量少發傳單,城市的清潔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