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哈爾濱市南崗區龍華食品廠內人員,正在徒手制作夾餡面包。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10日,“生產於11日的切片面包”正在包裝中。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18日,質監執法人員進入該廠時,看到的生產景象。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東北網7月19日訊(記者 陳靜)18日,“龍華”牌面包的生產廠家——哈爾濱市南崗區龍華食品廠,因產品實際生產日期與外包裝標識日期不符、部分產品添加防腐劑未標明等原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受到質監部門嚴厲查處。
11日生產的面包 10日就能買得到
10日,有市民向東北網反映,在南崗區鼎新小區內的龍華食品廠買到了“穿越”面包,外包裝生產日期赫然印著“2012年7月11日”。當日傍晚,根據市民線索,記者找到了門牌嵩山路140—3號的哈爾濱市南崗區龍華食品廠。
記者注意到,該廠位置實際是一棟普通居民樓一樓改造而成,廠門就是單元門。包裝車間距離大門幾步之遙,門邊堆放霉變、長毛回收產品。包裝車間內男女老少6、7人,未著工裝、口罩、手套,也未隨身佩戴健康證,正在徒手包裝切片面包、制作夾餡面包。
廠家員工解釋面包“早產”:天一黑一亮 不就11日了
記者購買切片面包時,對10日的產品,外包裝卻標明生產日期為11日一事提出疑問時,一名短發婦女告訴記者,今天新做的,包裝上“打號打明天的”,“今兒黑(天),到明天就11號了”。離開時記者注意到,與包裝車間相連的烘烤、發酵等車間內,有工人打著赤膊正在作業,廠門口則停有兩臺廂式貨車正在裝車。

10日,廠內男女老少齊上陣,流水線制作夾餡面包。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10日,哈爾濱市南崗區龍華食品廠大門。標記處及門口白色塑料箱內所裝,皆為霉變、長毛面包。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18日,質監執法人員檢查時當場發現的“早產”面包。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為避免“龍華”面包“穿越”事件僅系偶發,從10日至18日,記者連續到該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購買時間上,無論上、下午還是晚上,品種上,不管切片、夾餡還是三明治,所有的產品均走在了時間的前面,“來自未來”。而記者曾試圖摸清廂式貨車送貨路線,一路追蹤,卻發現滿載的車輛,在濃濃夜幕中開到了東風鎮後,司機徑直鎖車離開。一路上並未卸貨或送貨。
18日上午,記者在廠內購買19日生產的面包時,被告知這是香坊區燒烤店訂的貨,“剛包的,打明天的號”,傍晚人家提貨,“今天取,明天賣”,“要是嫌棄,給你現包”。
質監部門嚴厲查處 問題產品就地登記封存
從該廠離開後,記者隨即撥打12365質量技術監督舉報熱線,將情況向哈爾濱市質監局進行了反映。得到舉報後,質監方面高度重視,副局長滕幼平帶領該局食品安全巡查執法支隊進行了現場檢查。
經查,發現該廠成品庫成品標注生產日期超前,均為19日。另外,部分產品添加防腐劑丙酸鈣未在包裝上明示,同時,該企業化驗室未啟動,產品未經自檢便出廠銷售。
目前,該企業問題產品已被就地登記封存,其食品生產許可證被當場帶走。質監部門責令該企業立即啟用化驗室,出廠產品必須檢驗;企業負責人19日到質監部門聽候進一步處理。
質監部門提示廣大市民,炎夏季節面包產品保質期僅有3至4天。為謀求經營活動方便,置食品企業良心於不顧,不惜以身試法,制造“早產”面包,是一些不法企業的行業“潛規則”。請廣大市民多加注意。
另外,該起“面包穿越”事件,已經引起了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崗分局的重視。工商部門希望市民一旦在流通環節發現問題,要及時舉報。爭取在與質監部門的合作下,斷絕類似產品的生產和流通之路。
質監舉報電話:12365
工商舉報電話: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