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邊城處處茉莉香——張麗莉,讓整個中國讓歷史永遠記住的名字
2012-07-20 10:17:41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於大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0日訊 兩個多月來,佳木斯的人都在重復著一句話:她是最美的女教師,她是美麗的茉莉花,她感動了我們這座城市,她折射出人間大愛的光芒。

  這段日子裡,在佳木斯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關於學習張麗莉的標語橫幅,還有那必將永遠定格於人們心間、帶著恬淡笑容的照片。

  全市上下學習張麗莉的行動也在這恬淡笑容注視下在佳木斯全面展開。

  佳木斯團市委在新浪、騰訊官方微博上發表:向“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致敬!

  向全市40多萬青年團員發出倡議:從自身做起,讓“大美大愛”之花遍地開放。5天裡,更新70多條張麗莉的相關情況。廣大的團員青年、學生紛紛轉載留言,表示要從自身做起,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像張麗莉一樣,做一個“美麗”的人。

  前進區區委號召全區乾部群眾行動起來,以“獻一份愛心卡、畫一幅真情畫、說一句鼓勵語、寫一封慰問信”的形式向張麗莉表達深深的敬意。

  紅黃藍教育機構負責人牟慶輝告訴記者,對照張麗莉老師的事跡,我們都在拷問自己,我們的差距在哪裡?今後該怎麼做?同為80後的笑笑老師不顧婚期臨近,天天堅守崗位。牟慶輝說:“現在,老師們最大的變化就是責任心增強了,主動與孩子和家長溝通的多了。”

  “我沒見過你,可我知道你,你的身影感動了一座城市。我沒見過你,可我最懂你,你的汗水澆灌了滿園桃李……”由佳木斯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倫濤作詞、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藝術科科長智強作曲的《最美的你》,在教育系統傳唱多時。

  《等你回來》、《最美的你》、《張麗莉之歌》……事情發生後,這些飽含深情的歌曲成為佳木斯街頭巷尾人人嘴裡哼唱的曲調。

  武警佳木斯支隊官兵對麗莉的視頻、文字和網友的跟帖進行整理,對張麗莉平時工作中的典型事跡進行收集,制作成“口袋書”下發部隊,供官兵學習。拿出專門時間組織官兵收聽收看有關張麗莉老師的新聞報道,邀請張麗莉老師的同事到部隊宣講她的事跡,利用網絡開展學習體會交流,並把學習張麗莉老師的事跡與學習身邊典型結合起來,與慶祝共青團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結合起來,與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有效激發了支隊官兵學英模事跡、創一流業績的熱情。所有的官兵都向所在黨支部遞交了“以張麗莉為榜樣,讓青春在警營閃光”的決心書,300多名官兵自發為張老師捐款,20名機關乾部到醫院慰問受傷的同學,擔負城市武裝巡邏勤務的部隊官兵為群眾做好事數十件,受到各界好評。

  眼下,不僅僅在學校裡、醫院中、商場櫃臺前、出租車上、公園一角……在佳木斯這座城市的每寸土地上,都有張麗莉的存在。張麗莉早已超越了這個名字本身的含義,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是愛賦予了這個名字如此偉大的力量。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美好的生命足夠長。

  這個時代英雄輩出,英雄精神是永遠的榜樣。

  讓向善力量永久迸發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張麗莉的眼中,這都是本職工作,更重要的還有師愛。

  她曾經有過孩子,但為了更好地照顧她的學生們,這個小生命未來得及看這個世界一眼就離開了。就是這樣一個29歲的大女孩,身上卻散發著無限的母性光輝。

  愛是一種本能,是一種無私。正是因為這種神奇的力量,纔讓張麗莉在危機時刻,把愛在一瞬間爆發出來。

  麗莉為什麼能牽動億萬國人的心,仔細品味下來,除了那瞬間迸發的大美大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平民英雄”的精神迎合了民眾對真善美的追求。

  從最美叔叔到最美司機再到最美教師,他們之所以受到這麼廣泛的關注,實際上是迎合了民眾對真善美的追求,在現實中滿足了人們內心向善的需要。”

  對此,市委黨校客座教授李應文說,近年來,社會不乏道德失范事件,使許多群眾對社會道德、誠信逐漸失去信心,導致有的人不願意或者害怕救助他人,擔心因此受到不必要的損失。但麗莉如此受大眾關注恰好反映了人們對這種無私大愛精神的呼喚,對社會向善力量的渴望。

  為了讓這種向善力量迸發得更為光彩奪目,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沒。

  事發後,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開展向張麗莉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同時,開通了定向捐款賬戶,並且市政府見義勇為基金向此帳戶注入專項資金。

  市委宣傳部抽調人員開始對張麗莉先進事跡進行整理,出圖書、編話劇、作報告……全社會掀起了向張麗莉學習的熱潮。

  這一切都是讓英雄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傳揚,讓英雄精神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財富。

  英雄的精神像種子一樣,可以廣為播種。我們學習英雄,歸根結蒂就是要學習並弘揚英雄的精神。在“更好更快發展”的嶄新時代,我們需要非常時刻的英雄壯舉,更需要一種恆久的英雄精神!

  在人們普遍認為社會道德正在不斷滑坡的今天,許多人說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了,生命源初的真善難尋了。

  但佳木斯全市上下掀起的向張麗莉學習的行動讓我們看到,其實,這個民族的道德感和基本價值取向並沒有被丟棄,在英雄精神的觸動下,它們有如蘊藏著無盡能量的火山般,無可抑制地爆發了出來。


 

  讓快樂成為經典表情

  麗莉的遭遇讓無數人為之淚流。

  與淚水同在的,是一張張笑臉。

  這當中,有麗莉的,更多的是其他人的。

  我想把我攢的零用錢給張麗莉媽媽,希望她快點好起來……5歲男孩兒手捧著一個金色小豬存錢罐出現在病房前。當存錢罐交到工作人員手中的時候,孩子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6個月身孕的孫建華爬了五層樓,她想看看張老師,為她加油鼓勁,想讓未出世的寶寶知道,因為有張老師這樣的人存在,這個世界有多麼溫馨和美麗。當得知麗莉病情穩定的消息時,孫建華滿是汗水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

  “你好磊姐”,每當張麗莉所在ICU護士長王磊聽到麗莉這句問候時,她隨後就能看到王磊溫柔的微笑。

  “此刻,我的心情就像一個孩子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一樣。在我受重傷後,是黨和政府在第一時間伸出了溫暖而有力的大手,在我脫離生命危險之後,黨組織又敞開溫暖的懷抱。今後,我一定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成為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

  7月1日上午,麗莉終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宣讀完入黨誓詞後,那美麗的臉龐上笑靨如花。

  與淚水相比,我們更願意看到笑臉。

  麗莉的事跡是高亢的,也是深沈的;是轟轟烈烈的,也是默默無聞的;是傑出的,也是平凡的。她的誓言是鏗鏘的,也是激越的;是朴朴實實的,也是錚錚有力的;是堅毅的,也是執著的,獻身使命則是她的心聲。

  在麗莉看來,自己的行動就是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但大眾卻見證著這種不平凡力量的偉大。

  讓英雄和城市一起成長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路標。

  每一個英雄都有自己的獨特圖譜。

  一個英雄的誕生,必定根植於一片大愛厚土,必定有一個崇敬英雄、關懷英雄的社會氛圍。

  佳木斯,是一個充溢感動的城市,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城市。

  從為了挽救戰友生命英勇犧牲的民兵連長楊明學到勇攔驚馬的“人民的好兒子”劉英俊;從英雄記者邵雲環到詮釋了人民警察錚錚誓言的好民警王江;從為挽救村民生命財產而從大火中走出的王世偉、荊百歲到將雙腿化作美麗的翅膀、送給孩子飛翔的張麗莉,我們的城市從來不缺少英雄。

  這段時間,我們被麗莉的縱身一撲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段時間,佳木斯的陽光格外的燦爛;這段時間,無數市民因為麗莉的行動洗滌心靈……那是因為張麗莉觸動了我們心中塵封已久的英雄情結。

  兩個月來,我們看到了市民身上的英雄情結:我們看到,麗莉前往哈爾濱治療那天,圍在醫院外面久久不散的看望群眾;我們看到,光復橋上的商業廣告換成了我們熟悉的麗莉;我們看到,麗莉的同事依舊在講臺上為學生們講課;我們看到,年幼的孩子在捐款箱前拿來了自己的存錢罐……英雄不僅僅感動了一座城市,同時正在悄悄改變著我們這座城市。

  是張麗莉喚醒了我們深藏於心的英雄。三江大地的人民是淳朴的,我們感動於英雄的事跡;三江大地的人民同樣是真實的,我們一定不會僅僅是被感動著,我們內心的英雄情結同樣被喚醒。

  劉英俊是英雄,邵雲環是英雄,王江是英雄,張麗莉是英雄……英雄也可以是工作在各行各業中的我們。如果在昨天,看到危難者,許多人會猶豫;那麼今天,我們會義無反顧。如果在昨天,面對歹徒,許多人敢怒不敢言;那麼今天,我們會挺身而出。英雄就是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我們身邊的看客會越來越少。

  我們深信,有正義、講原則、乾實事、說真話的英雄在我們身邊會越來越多。

  我們堅信,英雄更是一個普通人,那就是你,就是我。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