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心語】教育無小事,處處是學問。如果教師能把看似平常的教育現象看成一個個科研課題,那麼生活就不會索然無味。我願潛心研究,且思且行,求真求新,走向教育藝術的殿堂。
東北網7月20日訊 張安龍是花園小學教師,作為全市優秀青年教師的傑出代表,他尊重學生,潛心研究語文教育藝術,已逐漸成為哈市小學語文教學領域出色的專家型教師。課堂上,他總是微笑面對學生;課堂下,他潛心讀書,堅持寫作,以研究者的姿態投身每日平凡的教育工作,書寫著教師的幸福人生。
從教17年,張安龍教了九屆畢業班。“愛學生就是要尊重他們的差異,順應他們的個性,讓不同的學生享受不同的成功。”這是張安龍常說的一句話。堅持做研究型教師,耐心地每天記錄著與學生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是張安龍從教以來每天必做的功課。於是,他的教育日記本寫滿了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教學細節,也記滿了和學生一幕幕真實的教育生活。“為什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在對每一個教育行為、每一次教學事件的記錄過程中,張安龍在不停地反思著,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潛心鑽研。在不斷的困惑、反思過程中,專業成長的腳步日益加快。
多年的教育反思日記,使張安龍積累了一筆豐厚的教學財富,在把這些反思日記提煉、整理後,集結出版了20多萬字的個人專著——《行走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
因為頗具特色的教學風格,以張安龍名字命名的語文課閱讀教學風格在全市推廣。他也因為多年來出色的成績,先後獲得省教學能手、省師德先進個人、哈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市模范教師稱號,並作為哈市名師和特教講師團成員,到各地送教、支教,使更多的教育同行分享自己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