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綏芬河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紀實
2012-07-20 17:08:1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清華 杜懷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建設中的綏芬河。

  黑龍江日報7月20日訊 城市的本質,是為了讓百姓生活得更美好。當2011年“全國文明城市”這一最有價值的城市品牌,被綏芬河人攬入懷中時,“創建文明城市,打造幸福家園”的願景正漸變現實,百姓心中的幸福如泉水汩汩奔湧。“開放兼容,敢為人先,團結奮進,爭創一流”的綏芬河人,腳步沒有停歇,他們將熱情和智慧交融,不斷創造著城市的一個個“美麗傳說”。市民們說“這座城市讓我們越來越有歸屬感,在這裡生活工作備感幸福、自豪。”城市管理、各項公共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讓市民眾口稱贊。

  系列活動煥發邊城生機

  今年6月,綏芬河市啟動了“文明餐桌行動”。倡導“節儉飲食、文明消費”的文明餐桌理念,普及餐桌文明知識,提昇餐飲服務水平,打造綏芬河餐飲特色文化,提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7月初,該市開展了以“共建美好家園,攜手茁壯成長”為主題的樹木認養公益活動,旨在提昇市民綠化家園的意識,共同建設文明城市、生態城市,讓綏芬河與綠蔭共同成長。

  近日,綏芬河市婦聯特邀請省內醫學、醫學心理學專家來綏芬河進行“做高雅女人”專題講座。婦聯希望全市婦女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和精神風貌投身到生活和工作中,展現時代女性魅力,成就美好人生,為構建和諧綏芬河積極發揮“半邊天”的作用。眾多新舉措為綏芬河市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再添新動力。

  2011年12月20日,綏芬河市委書記趙連鈞走上領獎臺捧回“全國文明城”的獎牌。全國文明城市的成功創建,不僅塑造和展示了綏芬河的城市形象,擴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加激發了全市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巨大熱情和崇高榮譽感。綏芬河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頗有影響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開展的“文明餐桌”萬人簽名活動,使“小餐桌”帶動了“大文明”。在餐飲店、酒店、機關單位和學校食堂入口擺設了文明餐桌行動告示牌,店堂內張貼的宣傳海報,宣傳著綏芬河市文明餐桌公約和公示酒店四項承諾。建立了行業自律、市民力行、部門監督和志願引導等多措並舉的長效機制。在開展“三關愛”活動中,廣大志願者爭做優質服務的踐行者、城市形象的塑造者,先後開展了俄語“110”、關愛農民工、關愛留守兒童等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形成了袁春紅警務愛心超市、友誼社區“515”便民服務、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等志願服務品牌,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志願者。

  永無止境邁向更高標准

  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正如綏芬河市委書記趙連鈞在鞏固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大會上所說,“首先要丟掉松一口氣的念頭,思想再解放、認識再提高、乾勁再增強,要不怕疲勞、連續作戰。”

  在鞏固創建成果的過程中,綏芬河市委、市政府健全了長效、規范、綜合的考評機制,把創城工作和年度考評、年終獎懲、乾部的提拔結合起來,使創城這一“軟環境”有了硬抓手。各相關部門單位打破條條框框,跨戰線、跨部門統籌協調,合力推進。同時,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配合宣傳,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提昇城市的人文精神。

  綏芬河確立了鞏固創城成果的目標,第一步要長期符合國家檢查的標准,第二步要超越這個標准,向著國際化、現代化的一流城市邁進。綏芬河市委提出,綏芬河有這樣的基礎,綏芬河有這種需要,綏芬河也應該和必須堅持不懈地向高度文明邁進。

  成果共享打造幸福家園

  不論是創建文明城之初,還是鞏固創城成果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普通市民,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態,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從而使城市秩序得到規范,城市服務不斷提昇,城市品位正在昇華。

  如今,走在綏芬河街道上不難發現,十字路口闖紅燈、橫穿馬路的人少了,在路邊耐心等待、自覺遵守交通秩序的人多了;公交車上搶位的人少了,為老弱病殘讓座的人多了;餐飲酒店溫馨文明提示多了,攀比擺闊過度浪費的少了;植綠護綠市民爭相認養的多了,折枝采花踐踏草坪的少了……一個個細節,無不折射出城市文明的魅力所在。

  黨政機關的服務意識、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社區的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愈加健全;環保、低碳、全民植綠護綠,城市生態環境更加良好;亂貼亂掛、佔道經營等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誠實守信的良好經營秩序逐漸建立;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內涵、時代風貌得到充分展示……一項項指標見證著城市的文明水平。助人為樂的李桂玉、見義勇為的劉明緒……一個個好人感動溫暖著城市中的每個人。

  事實證明,在這座城市裡“文明城市”不再是一句標語、一塊獎牌,而已成為綏芬河人內心深處的共同追求,並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著追求文明的腳步不斷前行。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