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2012黑龍江省高考狀元和狀元班任道出成功秘訣
2012-07-23 09:19:3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巴楓 劉鳳梧 張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理科狀元蔣勝千。

  生活報7月23日訊 22日上午,2012黑龍江省高考狀元師生報告會在哈爾濱市少年宮舉行,近千名學生和家長坐滿了報告會現場。考取北京大學的我省文科狀元、來自牡丹江一中的李佳楠,考取清華大學的我省理科狀元、來自哈師大附中的蔣勝千,及蔣勝千的班主任王春寶,對高考制勝之道、取得高分技巧、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等問題進行了“解碼”。

  兩位狀元及理科狀元的班主任坦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取得第一的路徑也不同,某個模式或許並不適合所有人,但勤奮卻是兩位狀元奪冠的共同特點。

  理科狀元蔣勝千

  小學開始自學越學思路越寬

  開學前摸透教材

  蔣勝千說,自己從小學就開始自學。有的人自學時感覺非常難,但他卻感覺有了自學能力後路越走越寬。他認為,自學不等於預習,他建議將要昇入高中的學生,在這個假期應看一遍下學期要學的教材,把教材摸透,形成自學體系。在自學完課本內容後,你會發現自學時存在些問題,然後要向老師請教,把問題解決掉。蔣勝千認為自學能力要早培養。

  生物書看了六遍

  高考中,包括英語、化學、生物等學科有很多需要背的知識點,這只有靠勤奮纔能解決。學英語其實就是學語言,如果把詞匯、語法都搞定,實際上很短時間內就可以把它學好。蔣勝千認為,很多時候,考生缺少的就是一種拼命的態度。在這次高考中,蔣勝千把生物估了得滿分,而為了取得這一成績,在高三下學期,他把生物教材整整看了六遍。

  高中有一年時間在參賽

  蔣勝千在高中參加了很多競賽,用他的話來講,高中約有一年時間在參加比賽,這雖然佔用了很多學習時間,但他仍經常參加班級、學校的活動。他認為高中階段不能死學習,個人能力的培養會潛移默化地開闊學習思路,提昇學習能力。

  家長營造學習氛圍

  蔣勝千坦言,家庭為他提供了很好的人生教育。他父母是知識分子,他說家庭教育最關鍵的是言傳身教。他的家人平時都在學習。“這樣的家庭氛更勝於坐在孩子身邊要求他好好學習。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這時家庭的氛圍就很重要”,蔣勝千建議家長應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蔣勝千班任王春寶

  緊跟老師不要盲目補習

  王春寶說,高中階段,知識內容含量大,學科內容層次挖掘比較深。對於高中學習,對知識的掌握,可分為四個層次,即了解、熟悉、掌握和運用。掌握和運用這兩個層次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識記能力、應變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在眾多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和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和初中有很大的區別。

  考第一不是僥幸靠的是平時的積累

  王春寶說,有些同學僅在初四時臨陣磨槍,同樣考上了重點高中,這種方法絕不適合高中,無論是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任何時間都不要荒廢。包括蔣勝千也一樣,客觀地講蔣勝千很聰明,但這個第一的取得仍然靠的是他平時點滴的積累,而不是靠僥幸,王春寶說。

  學生要緊跟老師不要盲目校外補習

  今年高考復習時,王春寶班裡有兩名學生總請假,或在外面找老師補習,或在家裡學。學校模擬考試即使參加了,每次考試所有同學沒錯的題他們錯了;老師強調的地方還在錯。說明什麼?“高三這一年,一定要緊緊跟住老師。”王春寶說,他們班的絕大多數學生包括蔣勝千在內,從沒說要請假。因為在學校可以找到學習的狀態。

  記下好題和錯題反復翻看查缺補漏

  什麼是好題本?好題就是把你沒見過的題型或解題方法新穎的題,在你眼前讓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的題記錄下來的本子。而錯題本就是無論錯誤大小,這些題都要收集下來的本子。三年下來,尤其是大型考試之前,考生把好題本、錯題本拿出來,反復翻看,對考生絕對是一個提示。


 

  文科狀元李佳楠

  勤奮+廣泛涉獵知識

  是最佳學習方法

  “任何一次考試都帶有偶然性和必然性,我能成為今年高考文科狀元是帶有偶然性的,但這不意味著我一定有適用於所有人的必然的學習方法。”在報告會中,文科狀元李佳楠始終強調不要帶著功利心去學習,更不要去一味照搬別人的學習方法和經驗。

  有章法

  大塊時間攻數學零散時間學英語

  李佳楠認為方法沒有精准的,很多人把時間是花在尋找方法上非常不理智。以她本人為例,她喜歡邊學習邊聽音樂,而這一方法用在別的同學身上並不湊效。李佳楠喜歡用大塊時間做數學題,她認為數學題需要慢慢推敲,同時用做套卷來找手感。而英語則適宜用零散時間去學習。很多老師都講過考生要有個好題和錯題本,李佳楠認為整理好題和錯題可防止大家進入題海戰術當中,“偏、難題,競賽題對普通高考生來說沒有必要。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會把你的思維帶入誤區”。

  不放棄

  背不下來的知識一定要拿下

  李佳楠坦言,考第一,最關鍵的是靠勤奮。“我的同學有很多都很聰明,但沒有考第一,就是因為他們不願花時間對事物去深刻地理解和透析”。文科生要背很多東西,李佳楠的辦法就是堅持,即使產生厭煩也不放棄,在此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理解要背誦的知識點,進而對其產生興趣,也就能背下來了。

  廣涉獵

  經常和爸爸討論熱點新聞

  一次做家教的經歷讓李佳楠深感現在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陷入了僵化應試的狀態,“在我假期做家教時,發現我輔導的學生書架上只有教材和練習冊,這個對文科思維是極大的扼殺!”李佳楠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出題人站在100本書的思想高度出題,你只有10本書的高度,考生如何脫穎而出?她建議家長能夠為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讓他不要盲目地追求分數,去掉功利心,多見一見世面。

  李佳楠的爸爸正是這樣做的。從小,她爸爸就引導她涉獵多方面知識,李佳楠因此養成了看新聞的習慣,甚至包括娛樂新聞。李佳楠說,她和爸爸在飯桌上都能就時下的熱點新聞展開激烈的討論。這也是為什麼同學易答錯的課外題在她看來只是常識而已。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