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推進綏化市產業戰略昇級高層論壇舉行
2012-07-23 14:18:52 來源:東北網-綏化日報  作者:李晨赫 張貴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3日訊 萬物生長的季節,綏化大地上也生長著『中心崛起』的希望;『五型經濟』戰略促進了『五個一流』的強勢建設,也催生了攜手合作推進產業戰略昇級的新跨越。7月20日,由綏化市市委、市政府與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共同主辦的『推進綏化市產業戰略昇級高層論壇』在市財政專家評審中心隆重舉行。

  上午,出席高層論壇的代表深入肇東市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大園區,先後參觀了園區內的匯源果汁工業園區、百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源侖特種纖維有限公司、東順紙業有限公司、潤澤薯業公司、寶迪食品工業園和大莊園肉業有限公司參觀考察這個市投產、在建的產業項目。從肇東市產業項目建設特別是園區經濟大發展大跨越的勃勃生機,使與會領導、專家看到了綏化發展『五型經濟』、建設『五個一流』、加快『中心崛起』、實現富民強市戰略目標,強力推進『六個跨越』的強勁力量和強大希望,也堅定與綏化市合作推進產業戰略昇級的信心。

  14時,『推進綏化市產業戰略昇級高層論壇』在市財政專家評審中心舉行。

  綏化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清文出席高層論壇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

  朱清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及586萬人民對出席高層論壇的領導、專家、嘉賓以及新聞媒體的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為推進綏化產業戰略昇級、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把脈支招的專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朱清文全面介紹了我市自然概況和近兩年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綏化市位於黑龍江中南部,處於我省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個最發達的經濟圈內,是全國、全省著名的特色農業物產之鄉、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市和中國綠色農業示范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省委、省政府實施的『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以及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等戰略部署,不斷完善提昇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提出了發展『五型經濟』,全面建設全省一流的產業園區和工業經濟、全省一流的現代化大農業、全省一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全省一流的城市型經濟和龍江中心地區中等規模城市群、全省一流的民生和社會事業,加快『中心崛起』,實現富民強市戰略目標,強力推進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大農業跨越、由傳統落後農村向社會主義新農村跨越、由農業大市向工業大市跨越、由經濟弱市向經濟強市跨越、由大農村向現代大城市跨越、由較低民生水平向較高民生水平跨越,呈現出了更高水平地推進了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民生水平大改善大提昇、各項工作大提檔大晉位的全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實現了突破性增長,2011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下轉第四版)

  一些重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明顯的形勢下經濟乘勢而上、逆勢而上、強勢而上,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加速擴張,增幅穩居全省前列,創造了綏化歷史最好水平。全市GDP實現369.2億元,同比增長1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85.3億元,增長34%,高於全省24.9個百分點,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56.4億元,增長19.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8億元,增長37.2%,高於全省18.4個百分點,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億元,增長16.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朱清文提出,綏化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主要是"五型經濟"戰略實施收到了顯著成效,使建設全省"五個一流"得到強力推進。"五型經濟"戰略是大發展大跨越戰略和實踐的創新,經過一年多的突破性實踐,彰顯了強大的工作優勢和巨大的發展強勢。放大優勢大力發展異地經濟,使優勢地區強勢發展、劣勢地區借勢發展、全市集中優勢超強發展。去年至今,全市共引進異地經濟項目265個,總投資578億元。壯大力量大力發展鄉(鎮)村經濟,強化了民生載體,激活了鄉(鎮)村經濟發展的活力,出現了全民動手全民招商的形勢。去年全市開工建設的鄉(鎮)村項目676個,總投資700多億元;全市鄉(鎮)村經濟實現財政收入16億元,佔財政收入的21%,有三個鄉鎮財政收入過億元;到目前全市開工建設投資超千萬元的鄉(鎮)村項目756個,總投資738億元。集約集群大力發展產業園區經濟,搭建了11個縣域經濟、工業經濟、鄉(鎮)村經濟、異地經濟的平臺載體,加快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生產要素向產業園區匯聚,形成了一流的產業集群。目前11個園區總規劃面積448.8平方公裡,累計投資46億元,累計入區項目811個。今年上半年集中開工建設了37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029億元。借助優勢大力發展都市圈經濟,借助大都市的城市功能和載體提高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在肇東市五站鎮、東發辦事處,蘭西縣榆林鎮,安達市臥裡屯鄉闢建了高端產業園區,吸引項目落戶園區,提昇了都市圈經濟發展的能力和實力。提昇層次大力發展城市群城市群經濟,通過改造老城區、闢建新城區和建設開發區等舉措建設城市群,產城一體地發展高端的城市型經濟。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新農村建設、城鎮建設、民生和社會事業建設等重點工作強力突破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這是我市建設全省"五個一流"的主要成效。

  朱清文指出,綏化經濟有突破性進展,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直部門、高校院所支持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緊密結合綏化客觀情況制定了符合發展實際的戰略思路、政策措施及引導全市乾部群眾艱苦創造的結果。但綏化經濟是低基數、低起點的起步和緊縮條件下的逆勢而上,傳統產業、小規模產業、科技含量低產業居多,這不利於可持續發展,需要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提高競爭力。市委提出了招商引資戰略昇級、產業戰略昇級、發展新興產業戰略昇級,特別要實現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戰略昇級、由低科技低層次產業向高科技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昇級、由小企業向大企業集團戰略昇級。向高科技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昇級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長久競爭力和質量效益的根本出路和戰略重點,因此,綏化與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合作,給予支持,聯系組織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給予科技支橕、人纔支橕,我市願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機制和平臺,做技術資源重組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基地,做技術試驗的基地,做人纔培養和使用的基地。希望省城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應充分認識到綏化具有與大都市一樣的城市功能、產業優勢,還具有環境寬松、政策優惠、效率很高、服務優良、快捷成長的優勢,請把綏化作為科技基地、戰略合作的重點,不局限於現代農業的科研合作,一起加快產學研結合,放大在都市圈經濟、城市型經濟等領域的科技成果的轉化,使人纔效能得到高效釋放,為綏化發展、人民福祉做出貢獻,也使各自的事業得到發展,實現共贏!

  綏化市市領導王金會、邱奎忠、劉興東、馬立新、趙萬山、杜吉國、王興彪、於麗穎、吳仲秋、劉野、劉維權出席高層論壇。

  綏化市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興東主持高層論壇。

  省教育廳廳長張永洲、省科技廳副廳長於立河出席高層論壇並講話,認為我市產業發展到了戰略大昇級的關鍵時期,應立足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基礎加大與省直高校院所的更廣泛的科技合作,應對國際市場變化提昇產業項目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和產業競爭力。要求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推進綏化市產業戰略昇級為己任,認真落實合作協議,提供好科學技術服務,使自身得到發展和壯大。

  省直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主要負責同志出席高層論壇。

  各縣(市)區委書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各縣(市)區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高層論壇。

  為產業經濟發展把脈,為產業戰略昇級支招,參加論壇的專家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制約瓶頸紛紛建言獻策。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郭斌、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楊德森、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鄭秋?、省科學院副院長郭春景分別就我市產業優勢、市場定位、項目建設層次、產業質量效益以及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等問題發表了真知灼見,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指導性建議。

  綏化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萬山代表市政府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郭斌、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德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協議提出,為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政產學研技術合作創新,充分利用和發揮我省科技資源和人纔優勢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橕引領作用,創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環境和空間,搭建科技人纔開展科學研究、科技開發、技術示范和成果推廣的舞臺。發揮高端人纔集聚、產業優勢、提昇區域創新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雙方確定了合作的總體思路、合作的內容(包括技術合作、人纔培養、決策諮詢、技術交流等),建立了合作運行機制。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