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21處區域降雨即澇——4大辦法可緩解哈爾濱市內澇
2012-07-24 05:31:09 來源:生活報  作者:單曉彤 孫海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6月17日,哈爾濱暴雨過後,紅旗大街上部分車輛被淹。李越峰 攝

  生活報7月24日訊 23日,為應對近期強降水可能造成城市內澇的形勢,哈爾濱市供排水集團排水公司,特別針對城區內21處易澇點提出4大辦法緩解易澇點積水問題。

  建調蓄池緩解排水壓力

  在建國街與松樹街交口,有一處嚴重易澇點,23日記者趕到現場時,排水工人正在對易澇井周圍進行清掏。排水公司顧鄉分公司經理孫寶華介紹,一旦發生強降雨或持續降雨現象,該易澇點水深最深可達半米,積水面積達到2000多平方米,最長排除積水時間長達6-7小時。此處易澇原因主要由於地勢低窪所致。

  針對此類易澇點的解決方案,孫寶華介紹說,此處非常適合修建調蓄池,將支流無力排空的積水暫時儲存,等大雨過後再進行緩流釋放。在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調蓄池早已投入使用,對調控城市雨水起到一定的緩解效果,而在哈爾濱,還沒有一個調蓄池。

  改造泵站增大排水量

  在先鋒橋泵站,排水公司設施管理部副部長黃海波介紹,城市內先鋒橋路段有兩個積水點,一旦發生強降雨或持續降雨時,該易澇點水深可達1米。如果先鋒橋泵站可以進行昇級、改造,加大排水量,可以有效緩解區域路段積水點的內澇程度。目前,哈市公用排水泵站20多個,總機排能力是119.75立方米/秒,可抵御中雨降水量的排泄能力,但一旦發生強降雨或者持續大雨,泵站的排水能力就會嚴重不足。

  更換老管線增大口徑

  記者從供排水集團獲悉,哈市現有排水管線長度為1213公裡,排水管線覆蓋率不到70%,距離國家標准相差很遠,有些二三類街道甚至沒有任何排水設施。同時,地下有近三成超期服役的老化管線,在道外區,有的管線使用年限已近百年,這些管線嚴重老化,有些甚至導致路面坍塌。

  黃海波說,除了老舊管線外,地下的排水管線也因修建年份、所屬建設單位的不同,粗細也有差別,有些老舊路段的排水管線口徑較小,卻承擔較重的排水任務,最終造成水流不暢。

  經過對易澇點的調研,黃海波認為,在法國巴黎等先進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口徑可以駕駛一輛轎車通過,哈爾濱排水管線完全可以借鑒此法,及時更換老舊管線,並趁機增大管線口徑,長遠解決城市排水問題。

  采用雨污分離排水系統

  目前,老城區大部分排水管線是生活污水和雨水合並使用同一管線,在截流管道基本滿流的狀況下,降雨時生活污水和強降雨水合流,在管道內易形成頂托,截流管線托頂,影響排水流速,造成路面積水。排水公司黨群部部長韓劍鵬介紹,目前,哈市很多新建城區已經考慮到此問題,比如群力新區的排水管網建設,就是采用雨污分離的新型排水系統,設立單獨排水泵站和污水處理廠,目前運行效果不錯。哈市新城區改造可借鑒此法,全部采用雨污分離系統,增加排水量。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