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4日訊 到2020年,全省將初步建起和完善適合黑龍江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全科醫生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以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重點,規范培養模式,統一培養標准,嚴格准入條件和資格考試,切實保證全科醫生培養質量。近期,省政府印發了建立全科醫生制度實施方案,其中著重提出了上述規劃和目標。
方案中,提出將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范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臨床醫學(含中醫學)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在過渡期內,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可同時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一是畢業後規范化培訓。參加畢業後規范化培訓的人員主要從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中招收,由省級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負責培訓。二是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全科方向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按照統一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要求進行培養,培養結束考核合格者可獲得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合格證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教育部門管理為主。
方案明確規定,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應以提高臨床和公共衛生實踐能力為主,依托高等醫科院校,在省衛生部門認定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進行,實行導師制和學分制管理。參加培養人員在培養基地臨床各科及公共衛生、社區實踐平臺逐科輪轉。在臨床培養基地規定的科室輪轉培訓時間不少於2年,並另外安排一定時間在基層實踐基地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進行服務鍛煉。在省衛生部門統一要求下,經培養基地按照標准組織考核,對達到病種、病例數和臨床基本能力、基本公共衛生實踐能力及職業素質要求並取得規定學分者,可取得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合格證書。規范化培養的具體內容和標准,由省衛生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和教育部門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
在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階段,參培人員可在導師指導下從事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等臨床工作及醫院值班,並可按規定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注冊全科醫師必須經過3年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取得合格證書,並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醫師資格。未取得全科醫師執業資格的,不得應聘全科醫生崗位工作。
據悉,從今年起,全省將改革臨床醫學(全科方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根據國家臨床醫學(全科方向)專業學位有關規定,對新招收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全科方向)按照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的要求進行培養。鼓勵全省醫學院校積極申報臨床醫學(全科方向)專業學位授予資格,加大省屬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全科方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能力建設力度。
同時,我省還要求注重對全科醫生的繼續教育,以現代醫學技術發展中的新知識和新技能為主要內容,對在崗全科醫生加強經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繼續醫學教育,每年由省衛生部門舉辦不少於2期的全科醫生繼續教育培訓班。對全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進行嚴格考核,將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情況作為全科醫生崗位聘用、技術職務晉昇和執業資格再注冊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