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4日訊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廁所房前屋後隨便搭,秸稈院裡院外離離拉拉。”這是過去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近日,記者走進梨樹區鹼場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美景。
這裡依山傍水,村路平坦整潔,路邊鮮花盛開,一排排的磚瓦房顯得格外規整。走在村中,仿佛置身於旅游勝地。在欣賞小山村美景的同時,記者心中產生一絲疑惑,好多農戶房前院後怎麼沒有“旱廁”?村黨支部書記張殿春笑著告訴記者,這些農戶已告別祖祖輩輩使用的髒臭“旱廁”,用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室內清潔衛生間,“冬天凍屁股,夏天遭蚊咬”的事兒再也沒有了。
張殿春指著農戶房頂說:“你看,凡是房頂上安有太陽能熱水器的人家,都是用上清潔衛生間的,目前,全村有36戶。”
走進村民柳鳳清家,廚房裡一個佔地兩平方左右,類似浴箱的東西,引起記者的注意。張殿春告訴記者,這是市健鑫農業科技開發公司,針對農村入廁難、洗浴難、糞便處理難,研發的農村室內無味節水組裝式衛生間,它通過集水罐與上面的太陽能熱水器相連,農民打開水龍頭隨時都有熱水,下面通到戶外的滲水井,髒水會自動流出。目前,農民已用了大半年時間,感覺挺實用。
說起衛生間,一旁的柳鳳清打開了話匣子:“自打有了它,俺們一家人上廁所再也不用往外跑了。這東西不光是個廁所,還能淋浴呢,在地裡乾活,身上又是泥又是汗粘乎乎的,回家衝個溫水澡那纔舒服呢!”
柳鳳清拉著記者,來到他家後院,指著一個井蓋:“這是底部與地下完全隔絕的滲水井,衝廁所、淋浴、日常使用的廢水都流到這兒儲存起來。”記者問:“那髒水滿了,可咋辦呢?”柳鳳清指著菜園子笑著回答:“滿了好哇,我用泵把它抽上來,上到地裡,是頂好的農家肥呀,你看我家地裡的菜,長得多好!”
張殿春告訴記者,眼下,農民對這種衛生間非常認可,他們村又有46戶農民已報名申請安裝。
梨樹區黨委書記劉洪飛告訴記者,今年,梨樹區委、區政府將在鹼場村整村推進這種清潔衛生間,在全區其他10個村安裝示范推廣,要真正意義上實現一場農村廁所革命,徹底解決農村“三難”問題,徹底改變農民生活方式,徹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