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郊區打造特色示范區 豐富市民『菜籃子』
2012-07-24 10:34:27 來源:佳木斯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4日訊 昔日曾經享有“一鄉保半城”美譽之稱的佳木斯郊區,正在通過打造三級特色蔬菜示范區,引領全區大力發展鮮細特菜帶,豐富市民“菜籃子”。

  今年,佳木斯郊區落實蔬菜種植面積近10萬畝,其中鮮細特菜佔有的比重高於去年,蔬菜生產總的基調是裝滿市民需求的“菜籃子”,豐富多彩安全市民的餐桌子,佔據本市蔬菜市場相當份額。區裡通過對上采取政策支持,在大田良種場675畝上建設區級鮮細特菜示范園區。區裡先期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隨後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將一外地種菜大戶引入園區。這個大戶,精耕細作,引技引資引進一些專業種菜戶,很快就將溫室大棚發展到300多棟。今春至夏,一些鮮細特菜紛紛打入城區市場,對於穩定市場價格,豐富市民菜籃子起到了一定作用。

  位於城區南部的郊區長發鎮長發村,鎮村聯手建設蔬菜科技示范園區。陽光明媚,各種移植的山野菜長勢茂盛,一片新綠。在省農業開發辦的支持下,由鎮村引入市場運作機制,利用300多畝流轉土地發展高科技蔬菜種植園區,格外引人注目。有關人士介紹,通過優惠政策將一東北農業大學畢業生引入園區,新科技、新的發展方式引入園區。地方“老三樣”蔬菜品種推陳出新,上市時間早了;過去需要上山采摘的山野菜,通過融入科技元素嫁接下山入田栽培成功,蕨菜長在大田裡,草莓生在溫室中,最早落戶郊區佳新村的臺灣瓜菜也在園區生根開花,無土栽培新技術也開始讓當地菜農嘗到甜頭。近200棟溫室大棚產出的新菜,使當地照搬老傳統老套路種一般大路菜的農民受啟示,紛紛到園區參觀學習,把園區科技人員請去傳授新技術,改造自己的傳統田。

  長青鄉萬興村是老蔬菜園區,共有蔬菜溫室大棚328棟。老園區按照區裡要求,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鮮細特菜在當地和俄羅斯兩大市場的佔有率。在區鄉村三級服務引導下,園區承包人開拓進取,攀高結貴,和撫遠幾個邊貿公司聯手開拓對俄市場。328棟溫室大棚所產蕃茄等新細蔬菜既佔領本地市場一定份額,又遠銷俄遠東地區。

  沿江鄉泡子沿大白菜基地建設和黑通村淹制酸菜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將7000多畝白菜打造成了品牌菜外銷,有的到市場零售,有的直接打入飯店,既增加了菜農收入,又豐富了當地市場。

  多元化投入建設蔬菜高科技含量園區,調整了郊區蔬菜生產種植結構品種結構,鮮細特菜與陸地蔬菜有機結合,使郊區菜農歷史性改變著自己傳統的蔬菜種植銷售習慣,佔全區20%的農民加入此行列,並收獲與以往不同可觀的經濟效益。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使南方蔬菜1—2日內便可入市,參與市場供與需調節,但郊區以園區為核心支橕的蔬菜種植生產,仍然在旺季擁有60%以上的競爭量,淡季僅能供應市場10%左右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