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昨天全市踏訪 提醒市民21處易澇區下雨要繞開走
2012-07-24 14:45:2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立馨 張宏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4日訊 23日,記者對清濱路與和興路交口、一匡街等部分雨後易澇區走訪了解到,這些區域因地勢相對低窪,是多條街路雨水的交會處,導致雨後積水成患。目前,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及各區分公司已對21處易澇區派專人盯守,並配備水泵、吸污車、疏通車等設備,隨時待命。

  公交

  車輛不間斷運營

  記者23日從市交通運輸局公交管理處了解到,公交行業專門抽調130臺公交車隨時待命,用於疏散市民,確保乘客安全,並保證公交車輛不間斷運營,保證市民公共交通出行。

  客運

  保證旅客出行安全

  記者23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為應對暴雨可能引起的高速公路坍塌、擁堵等狀況,有關部門制定了相應預案,保證旅客出行安全。客運車輛隨時待命,如遇險情前往指定地點接應被困旅客,並將旅客運送至指定地點,確保旅客人生安全。

  城管

  加固臨街牌匾廣告

  記者23日從市城管局獲悉,23日,該局下屬各辦下發應對城區強降雨災害應急工作預案。其中要求,各區相關部門要及時排查易折斷、倒伏樹木;對區域內牌匾、廣告進行加固。

  據悉,市環衛辦要求各區立即對旱式公廁進行及時封堵和排運,防止出現塌陷、倒灌、滿溢,確保城區環境衛生整潔,確保市民安全使用;及時加固、搶修牌匾、廣告、站牌等宣示物設施,防止墜落、倒塌,消除安全隱患;及時清理、清除強降雨後城區內的垃圾雜物和污泥,及時清淘公廁,防止倒灌,確保城區環境整潔。同時,市城綠辦要求各區園林部門需及時對大型樹木、老齡樹木、病害樹木、空心樹木等因暴雨極易折斷、倒伏的樹木進行排查。

  民航

  起降信息及時告知

  針對雷雨、雪害等一些不正常天氣,民航方面每15分鍾播報一次航班動態,並騰出候機大廳,保障旅客休息。推出流動服務車,為旅客免費提供茶水、書報雜志及撲克、棋類等娛樂用品,解除旅客的疲勞,消除旅客的焦躁感。

  每逢大雨清濱路與和興路交口都會出現積水情況,有時水深能達到半米。23日上午,記者來到此地看到,交口區域的地勢相對清濱路等周邊街路稍低。據家住的居民王先生介紹,每逢下雨時,清濱路、和興路、西大直街等方向的水流都不斷地向這裡流,經常有車輛經過這裡時出現灌水熄火。

  道裡區建國公園旁是一處易澇片區。23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兩名清淘工人正在對排水井內雨後淤積的污物進行清理。據清淘工人介紹,這處易澇片區成窪地地形,排水井處地勢最低點,遇到中雨地面就會產生積水。此次降雨後,他們在井下清出了十餘桶泥水污物。市排水公司顧鄉分公司負責人稱,經過調研,解決此處內澇的最好辦法是在附近建設一處雨水調蓄池,緩解排水壓力。

  今年4月,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踏查主城區後公布了21處易澇區域。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設施部副部長黃海波告訴記者,21處易澇區都存在排水管線排水能力不足的問題。中雨後,這些區域排淨積水最快的也需20分鍾,有的區域則需2小時。

  黃海波說,中雨的雨量即能超出21處易澇區排水管線的排水能力。這21處區域多數集中在道外區。解決這些區域的易澇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更換管徑更粗的排水管線並不能滿足排水超負荷運行的問題。這些區域的排水問題需要重新設計、調研,並進行區域排水管網改造纔能解決。

  記者從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根據本次預報的降水情況,市排水公司及各分公司在每處易澇區安排了至少一人進行死看死守。一旦出現中雨天氣,必要時,排水工作人員將打開所有排水井加快排水速度。同時,現場配備淺水泵、吸污車、疏通車等設備,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去年,市排水公司新購置的兩臺大功率移動式排水泵也將隨時待命。

  同時,暴雨來臨之前,市排水公司要求10個排水管修單位提前對地面雨水設施進行巡檢,保證排水管道暢通;20座排水泵站做好最不利情況下的各種應對工作措施;各泵站提前開啟水泵,降雨前把蓄水池水位降到最低,盡可能最大程度收集雨水,提前做好蓄水准備。

  23日,濱洲鐵路橋道裡一側松花江哈爾濱段江堤上,道裡區水務局防汛指揮部的施工人員正在維修江堤。趙琪本報記者陳南攝

  未來幾日,哈市進入多雨期。一些地勢較低的商家紛紛在門前用沙袋堆上『圍堰』,防止雨水倒灌。本報記者陳南攝

  公安

  隨時待命進入備戰狀態

  23日從市公安局獲悉,為安全應對可能到來的大到暴雨天氣,全市公安部門布置了24小時值班值宿人員,如出現重大緊急情況遲報、漏報、瞞報、謊報的,將逐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據悉,武警支隊、消防支隊、巡警支隊作為搶險救災的突擊隊和機動力量,也將進入戰備狀態。各分、縣(市)局也將做好機動力量備勤工作,隨時聽候指揮部的調動指揮,保證完成搶險救援的緊急任務。

  衛生

  縮短時間保證及時救援

  23日,市衛生局要求下屬疾控、醫政、監督、應急辦等多個部門聯合做好應急救援准備工作,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暴雨災害。

  記者從市120急救中心獲悉,該中心現已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通訊設備、急救車輛等檢修工作和應急物資准備。急救中心還啟動了10組應急小分隊,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應急小分隊人員能夠組成第二救援梯隊,從家中直接趕往現場加入救援,縮短應急反應時間,以保證及時救援。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