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5日訊 年初以來,漠河縣按照地委、行署“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建設生態型花園式新林區”的統一部署,以打造全省經濟強縣、全國旅游名鎮為目標,突破重點,合力推進,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昇。截至6月末,全縣小口徑GDP實現11.2億元,同比增長18.4%;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3.09億元,同比增長38.7%;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56億元,同比增長4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9元,同比增長29.4%;農民人均純收入6298元,同比增長12.4%。
加大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力度。這個縣重點謀劃產業項目11個,其中納入省重點推進項目4個,行署重點推進項目2個,縣(局)重點推進項目5個,總投資19.6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4億元,截至6月末,已完成投資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9.6%。在11個產業項目中,旅游產業項目5個,綠色食品產業項目3個,礦業開發產業項目1個,清潔能源項目1個,林產工業項目1個,其中總投資超億元項目7個,佔項目總數63.6%,標志著這個縣非林非木產業項目漸成投資熱點,產業項目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項目建設規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這個縣以全區“招商引資年”活動為契機,在全縣上下掀起了“大招商、招大商”的濃厚熱潮。截至6月末,全縣共簽訂各類國內招商引資項目24項,簽約總額89.7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60%,同比增長52.54%。其中北極村旅游地產項目簽約19項,簽約額71.26億元;縣內產業類項目簽約5項,簽約額18.5億元。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向上爭取力度。上半年共爭取項目20個,到位資金1.3億元;年初確定的26個項目,有19個前期手續已辦結;64個重點項目32個開復工。城鎮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16個,比同期多10個。
加大林下資源經營工作力度。這個縣初步摸索出林禽、林畜、林游、林藝等10種林下產業開發模式,為全面發展林下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已建成野生藍莓人工撫育兩處124.3公頃;藍莓引種基地1處10.2公頃,紅松種苗苗圃1處108公頃,靈芝種植實驗基地1處100公頃;蔬菜大棚100多個,林下特色養殖基地14處;同時,在林下資源精深加工上下功夫,五行健生物工程、百利食品等加工型、繳稅型企業先後落戶漠河,為深入實施林下經濟戰略注入了活力。
加大績效管理工作力度。這個縣以提高運轉效率,增加企業效益,優化工作成果為目標,建立了季度績效分析、半年績效自評等制度,及時掌握各項績效指標完成進度。在行政績效管理方面,深入開展非稅收入、砂金禁采、木材產運銷等重點領域專項治理,累計催繳財政資金993萬元,財政彈性支出同比節支282萬元;嚴懲效能低下行為,追究防火失職責任人3人,問責違反工作紀律的行政人員5人。在企業績效管理方面,提出年度增收節支5000萬元的目標,上半年實現增收節支2415萬元,完成全年計劃48.3%。林產工業企業針對國內木材市場低迷的形勢,將產品定位轉向木結構建築產品,實現了產品在局域內自產自銷。上半年,林產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0866萬元、增加值7649萬元,同比均增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