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記者參觀慶安久宏千畝水田大方示范區溫室大棚。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媒體記者參觀慶安縣新農村建設成果,與當地村民共同分享豐富業餘文化生活。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東北網7月24日訊(記者印蕾 李博 侯巍)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享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中國牌畫之鄉”美譽,這就是慶安。慶安資源能源豐富,盛產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24日,第六屆網絡媒體龍江行采訪團一行50餘人先後來到了慶安縣廣中興隆農村社區和慶安久宏千畝水田大方示范園區參觀采訪,充分體驗現代新農村建設和現代化大農業帶來的豐碩成果。
新農村建設百姓獲益
慶安縣致富鄉興隆村是朝鮮族村,全村僅一個自然屯,距縣城14.5公裡,雞西至訥河公路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慶廣中興隆農村社區是縣委、縣政府按照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采取政府主導、部門幫建、農民參與、企業捐助的方式,總投資1,765萬元在非試點村興隆村實施整村改造建設項目。項目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43平方米。通過建設四種服務區全面提昇居民生活質量。建設生活居住區。統一規劃鮮族風格住宅,建設34棟、5,780平方米具有濃郁鮮族特色的民居平房。建設辦公服務區。建設1棟建築面積520平方米的朝鮮民族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內設衛生所、便民超市、農特產品展室、綜合服務室、多功能室、圖書閱覽室、調解室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服務。建設休閑娛樂區。建設佔地9,953平方米的休閑廣場一處,廣場內設置朝鮮族特色標志主題雕塑、休閑涼亭、文化長廊,配套民族秧歌表演場地、標准化籃球場、體育健身器材,並安裝具有鮮族特色的秋千、蹺蹺板等。建設特色餐飲區。在臨雞訥公路建特色風情餐廳,建築面積1,543平方米;建設5,200平方米民居公園一處,保留四棟舊房,彰顯生活條件的變化。
據了解,廣中興隆農村社區是一處集民俗特色住宅小區、辦公、休閑、娛樂、購物、餐飲、健身、垂釣、采摘等於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村,也成為我縣新農村建設的又一大亮點。
大農業建設成果豐碩
久宏千畝大方科技示范園區處於綏化市千公裡示范帶的雞訥公路示范帶上,是慶安縣重點打造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之一。該示范園區2011年10月啟動建設,總投資1,500萬元。包括佔地2,263平方米的智能程控催芽車間,單次浸種催芽能力可達500噸;建設200棟智能化水稻育苗大棚,總面積8.4萬平方米。園區帶動水稻高產創建核心區1.2萬畝、輻射區域25萬畝。
近年來,慶安縣按照縣委、縣政府建設一流現代化大農業的要求和部署,突出優質、高效主題,搶前抓早,現代化大農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規劃兩條示范帶。圍繞伊綏高速和雞訥公路,各規劃一條長50公裡的示范帶,實施兩帶水利設施硬化工程,現雞訥公路沿線全部完工;實施“節水增糧行動”項目1萬畝,利用現代手段改變旱作農業靠天吃飯現狀。打造多個示范點。在示范帶上,建設種植業科技園區13個,久宏千畝水田大方通過土地整理,單池平均面積達到30畝,趕超了墾區規模生產水平;歡勝鄉、慶安鎮兩處玉米大壟雙行示范園區對比效果突出,將成為我縣明年旱田新技術推廣的主流。組織全縣農業生產。高效作物水稻面積發展到140萬畝,玉米發展到110萬畝,大豆壓縮到30萬畝。水稻智能浸種催芽基地發展到7處,今春完成浸種催芽1,100噸,為30萬畝水田提供了優質芽種。已建4個千萬元規模的旱田現代農機合作社,全縣10個旱田面積相對較大的鄉鎮,將實現大型現代農機合作社全覆蓋。
“粒粒似珍珠,顆顆好滋味”,好山好水出好米,這說的是慶安大米。在久宏千畝大方科技示范園區,千畝稻田裡的稻苗正拙壯成長,綠意森森,整齊劃一。遠望過去猶如一層厚厚絨毯,覆蓋著大地。更像如一幅田間油畫,鑲嵌在黑土地上,預示著稻米豐收,采訪團成員紛紛拿出相機拍下這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