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平衡木
打架子鼓
拳擊賽
障礙跑
“56個民族舞”表演
生活報7月26日訊 隨著一曲《愛我中華》的奏響,56個身著各民族服裝的機器人在舞池中央翩翩起舞……今日,第十四屆全國機器人錦標賽及“上海太敬杯”第三屆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在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賽。在接下來的3天時間裡,來自國內眾多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美國、加拿大、韓國等近百支代表隊將展開激烈角逐。
首場機器人個性舞蹈比拼在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的體育場內打響,引來眾多機器人愛好者觀看。由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帶來的《56個民族舞》先聲奪人,伴隨著歌聲,56個身高約30厘米的機器人身著少數民族服裝在舞臺上揮手、劈腿、扭腰、下蹲……動作整齊、舞步穩健。開場舞結束後,哈工大派出了由一名小女孩與4名機器人組成的鼓隊,小女孩敲打架子鼓,4個小機器人各敲擊一面鼓,完美合奏了一首《匈牙利舞曲》。記者了解到,這場精彩的人機合奏,賽前僅練習了兩次。
全國機器人錦標賽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機器人技術大賽,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被稱為機器人“奧運會”。本次全國機器人錦標賽共設四大類30餘種比賽項目,國際仿人型機器人大賽共設七大類27種比賽項目,除了田徑、球類、體操類等觀眾熟知的機器人比賽項目外,4人芭蕾舞、端盤子、打秋千、演小品、彈電子琴等創意類比賽項目是本次大賽的一個創新點。
據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副主席、哈工大博導洪炳鎔介紹,我國的機器人競賽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已步入了第三個時期“人機互動”時代。“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首先要求參賽的機器人必須是仿人型機器人,而未來家庭服務機器人必須是小型仿人機器人,因此比賽對未來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洪炳鎔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蔡鶴皋:
機器人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想要讓機器人進入家庭,現在就可以。清掃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兩三千塊錢一個,一般家庭都買得起。”2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機器人錦標賽及“上海太敬杯”第三屆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開幕式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機器人專家、哈工大教授蔡鶴皋這樣告訴記者。
年近八旬的蔡鶴皋已從事機器人研究30多年,他共研制成功8種型號20多臺焊接機器人,在智能機器人和空間機器人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
蔡鶴皋說,目前在國內,具備單項家庭服務功能的機器人產業正在形成,有一家公司在制作炒菜機器人,清掃機器人已有多家公司在制造,這個產業將越來越大,產品也開始普及進入百姓家。機器人可以做家務,當保姆,陪伴小孩學習,還可以對老人進行護理。比爾·蓋茨曾預言,機器人將像家用電腦一樣普及進入每個家庭,所以機器人和我們人類的生活將越來越密切。
哈市首個高校機器人展覽館開館
七展廳演繹機器人“前世今生”
本報25日訊 今日,哈市首個機器人文化展館在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館,1200平方米的展館分為機器人起源展廳、文化展廳、硬件展廳、軟件展廳、3D影視展廳、FIAR/IHOG大賽項目展廳和未來展廳等7個展廳,市民可以免費在這裡體驗機器人科技的前景與魅力,了解機器人的前世今生以及機器人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還可以與機器人互動共舞。
據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院長陳連生介紹,學院將機電一體化、機器人創新教育列入學校重點建設專業,成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機器人教育學院,建立了機器人文化展館及機器人創新基地,學生可通過3D影廳了解更新更快的現代機器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