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街淨城美人心順
2012-07-27 08:09:1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荀亞茹 邵晶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7月27日訊 “以前私建棚子多,消防車進不來,很不安全。現在,拆掉破棚子之後敞亮多了,聽說還要給小區進行綠化,我們真高興。”7月18日早,鶴崗市南山礦家屬樓6號小區居民王先生對晨查人員說出心裡話。

  在鶴崗,市領導帶頭晨查成為一項日常工作。“環境衛生是離百姓最近的民生,把環境衛生抓好,能真正體現市委、市政府發展為了人民的宗旨,群眾纔能滿意,纔能使鶴崗實現真正的富裕和諧。”鶴崗市委書記杜吉明說。

  6月初,鶴崗市委、市政府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經過50天的奮戰,堵塞的河道疏通了,街面垃圾減少了,市場秩序逐步規范了,城市環境變美了,群眾心情舒暢了。

  為進一步優化環境,7月25日,鶴崗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潔運動”百日攻堅戰。

  走街看巷晨查衛生

  4月12日,鶴崗召開全市城鄉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決定以鐵的手腕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活動,盡快為全市人民打造一個清新、亮麗、整潔、有序的城市。

  為確保實效,從6月4日開始,杜吉明與其他相關市領導一起,每天早6時30分准時從市委大院出發,檢查全市環境衛生情況,專走背街背巷、城鄉結合部,遇到問題現場拍板兒解決。當地媒體跟隨采訪,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曝光。50多天,市領導帶隊晨查從未間斷過。“牌匾廣告要統一規劃,綠化硬化要加快進度……”每件小事,都關系著城市的發展環境。

  晨查在督促各部門加強環境衛生工作的同時,還及時發現和解決群眾的難事急事。7月16日,杜吉明到興山區晨查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時,興山區嶺南辦事處東華社區23委、26委的居民反映家裡自來水已經停水半個多月了。聽到這一情況,杜吉明現場要求市“三優”辦協調相關部門在最快時間內給予解決。經過有關部門遷移障礙物、查找漏點、全力搶修,18日8時,居民家裡自來水恢復使用。

  現在,鶴崗市環境衛生明顯改觀,栽花、種草面積增加,亂貼亂畫、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明顯減少,河道清淤工作逐步推進,集貿市場佔道經營現象得到規范。截至7月15日,全市共治理裸土5.36萬平方米,拆除棚廈517處,拆除板障子4351延米,清理牌匾1686塊,清理小菜園3.17萬平方米,清理亂貼亂畫6826棟,種花4059平方米,擺放花卉1.95萬盆。

  全民總動員全城無死角

  6月8日,鶴崗市開展全市第一次“萬民上街大清掃”活動。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社區等單位2萬多人齊動手,徹底清理工作區、生活區、居民小區“牛皮癬”、私開“小菜園”、亂堆亂放雜物和衛生死角;清洗指示牌、標志牌、路名牌、候車亭、果皮箱、路燈杆、交通隔離帶和橋欄等設施,清洗、粉刷樓體立面;栽花、種草、補栽樹木,清除河道及兩岸垃圾雜物;治理集貿市場衛生,取締佔道經營、違規攤點;整治火車站、客運站、鐵路沿線、公路沿線及城區出入口環境衛生,清除河道及兩岸垃圾雜物;清除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和背街小巷,力爭讓全市環境衛生工作無死角。

  “萬民上街大清掃”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動員機關乾部、事業單位職工、廠礦職工、中小學生和廣大居民對重點區域、地塊、路段進行集中清理整治;每周拿出半天時間,組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大型經營場所的職工開展室內外大掃除大清理活動。

  建立長效機制打響百日攻堅戰

  為形成長效機制,鶴崗市委部署實施了“四查、周報、一評”活動。四查為:晨查,每天早晨由市級領導帶隊檢查;糾察,成立幾支專門糾察小分隊全天候進行巡視糾察;互查,六區、部門之間不定期互相檢查;綜查,每半月由市級主管領導進行一次綜合檢查。周報,將“四查”結果每周在《鶴崗日報》、鶴崗電視臺上向全市通報一次。一評,就是“大整潔行動”結束後,進行全市大評比,獎優罰劣。成立“三優”辦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糾察小分隊,每天對全市環境衛生“大整潔行動”開展情況進行巡查,對衛生整治好的典型通過媒體進行表揚,整治不到位的予以曝光。

  7月25日~11月5日,城鄉環境“大整潔運動”百日攻堅戰期間,鶴崗市將開展建築施工現場專項整治戰役、牌匾專項整治戰役、集貿市場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戰役、佔道經營專項整治戰役、交通秩序專項整治戰役、規劃管理專項整治戰役、煙塵專項整治戰役、裸土專項整治戰役、亂堆亂放專項整治戰役、亂搭亂建專項整治戰役、亂倒亂扔專項整治戰役、亂貼亂畫專項整治戰役等12個專項戰役。並推出衛生整潔機關、衛生整潔企業、衛生整潔校園、衛生整潔醫院、衛生整潔小區、衛生整潔村屯、衛生整潔家庭等一批創建典型。

  全市動員,全民參戰,百日攻堅戰期間,鶴崗市繼續開展“萬民上街大清掃”活動,每月確定一天集中活動日,動員全市機關乾部、事業單位職工、廠礦職工、中小學生和廣大居民對重點區域、路段進行集中整治,發動全民力量共同建設美化家鄉,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城鄉環境衛生“大整潔運動”深入開展,進一步提昇城市品位。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