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訊 連日來,哈市迎來強降雨天氣。呼蘭、阿城、雙城、五常等12區、縣(市),啟動防汛緊急預案及多種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呼蘭 地下室住戶安全轉移
昨天,呼蘭區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深入轄區組織危險隱患住戶全部安全撤離。社區工作人員動員轄區地下室受災住戶轉移。到晚9時,主要積水路段基本恢復交通。
阿城 嚴密監視險情河道
阿城區小嶺街道西川村阿什河段、松峰山頭道河段出現險情,區街防汛辦人員已趕往現場,嚴密監視汛情。據了解,阿城區已將嚴密監控重點防御對象,一旦發生特大降雨災害,將有序組織區域交通維護群眾安全。
五常 重點河流兩小時一巡邏
五常市近兩天降雨適中,城區部分地段出現積水,正組織力量排水。同時,對重點河流、水庫、塘壩進行安全檢查,並派專人專人值守,2小時巡邏一次。
雙城 200臺排水設備待命
雙城市為確保城區強降雨期間不出現內澇,該市配備了200臺套排水泵及8輛排污車。
尚志 發放防山洪『明白卡』
尚志市對易發洪澇和山洪泥石流災害村屯都有預案和預警設施,家家有一張防山洪『明白卡』,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迅速組織群眾轉移。
巴彥 深入村屯組織抗災自救
28日晚,巴彥縣遭受暴雨襲擊。降雨造成該縣天增鎮、山後鄉、德祥鄉、紅光鄉4個鄉(鎮)受災,1720公頃農作物受災,農作物絕收面積達230公頃,降雨還造成該縣6座水閘被損壞。目前,該縣已派出工作組深入到村屯組織抗災自救。
延壽 災害易發區明確避險路線
延壽縣針對泥石流易發的39個村屯,每戶發放避險指南手冊,標明分組、聯系人、避險路線等服務信息,確保安全。
賓縣 及時發布險情預報
賓縣建立下游鄉鎮與上游監測站聯系制度,通過電視、廣播、手機短信、電話及時發布水情、險情預報和應采取的應急措施。
依蘭 緊急轉移危房居民
7月28日至29日,依蘭縣平均降雨量達到80毫米。依蘭鎮部分地區出現內澇災害。昨晚8時,由包保單位負責對受內澇影響的居民區進行排水,安排專人將居住在危房的居民緊急轉移並安置。
方正 密切觀測山洪易發區雨量
方正密切觀測山洪災害易發區雨量,當降雨量達到一定數量時,將組織相關村、屯按預案組織人員安全撤離。
木蘭 啟動水庫削減洪峰
木蘭縣兩天降雨120毫米,造成木蘭達河、少凌河、白楊木河部分水位出槽,大貴、東興、利東、新民4個鄉鎮的500餘人受災,1000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00餘萬元。該縣已啟動香磨山水庫削減洪峰職能,將庫容嚴格控制到5800萬立方米以下。
通河 8000人搶險隊伍嚴陣以待
通河縣兩天降雨100毫米,無河水出槽、農作物受災事件。但該縣已組成縣直2000多人、每個鄉鎮800人共8000多人,400臺車輛、50艘船只的搶險隊伍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