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臺鏟車正在對塌陷的大坑進行回填。
東北網7月30日訊 29日晚,瓢潑大雨導致阿城區體東路緊鄰一居民區2米遠的道路塌陷了一個直徑十餘米,深五六米的大坑,至今日0時28分,大坑已經回填過半,無人員傷亡。
29日日23時許,記者驅車趕到事發地——位於阿城區的體東路時看到,體東路路面出現一直徑有十餘米的大坑,一臺鏟車正在對塌陷的大坑進行回填。隨後記者來到大坑旁邊的學府小區4號樓4單元一居民家中,從該住家陽臺處可以看到大坑與居民樓只有約2米的距離。七十多歲的趙顯忠大爺告訴記者,18時許,他們老兩口聽見“咚”的一聲,就看見樓下出現一個直徑約10米的大坑,在路面上的三根電線杆也陷入大坑內,隨著雨越下越大,大坑塌陷的面積也逐漸變大。居民介紹,從發生塌陷開始,已經有十餘臺貨車運送沙石到此處,對大坑進行填埋。有部分居民擔心,塌陷的大坑會對樓體安全產生影響,都不敢入睡,居民紛紛在自家陽臺觀望,時刻關注大坑回填工作的進展。
記者在學府小區4號樓一樓一家小飯店看到,由阿城區交警、城管、建設局、水務局等部門等組成的現場指揮部,正與哈市建設工程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們,一邊看圖紙,一邊指揮回填塌陷區域。據了解,接到道路塌陷的報告後,阿城區立刻啟動了暴雨應急預案,從市區請來應急救援技術支持市建設工程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們,經專家現場鑒定,4號樓樓體沒有變形,目前來看,居民在此居住沒有危險,但社區工作人員已經挨家通知了居民盡量撤離,同時疏散附近動遷住在平房內的居民全部撤離。建設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發生塌陷的是阿城區地勢最低窪的區域,塌陷原因主要是暴雨導致地下老化的排水管線斷裂,排水管線又壓塌了地下的泥土層,與緊鄰的正在挖地基的建築工地無關。經過專家組研究,指揮部立即組織回填塌陷區域,交警部門將從附近山上運沙石的車輛截下,購買了足夠回填用的沙石。記者在現場看到,兩輛挖掘機正在迅速地向大坑內推填沙石,待管道對接後再講整個大坑填平。據附近居民介紹,塌陷區域周邊還有一所小學,指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因距離較遠,不會影響到小學的樓體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