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訊 “80後”孫曉京(化名)沈迷網游,越玩輸贏越大,為了弄錢玩游戲,他利用木馬入侵我市某軟件商行電腦,盜走電腦中存儲的Q幣、網易一卡通、戰神一卡通等充值卡文件,將其復制後向其他玩家出售虛擬貨幣,獲利7500元,給該商行造成損失2萬元。
7月30日,記者從讓胡路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以盜竊罪判處孫曉京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3.8萬元。
軟件商行意外損失2萬元
2012年2月27日,我市某軟件商行在網上與名為“卡易通小米”的一個人談業務。
“卡易通小米”聲稱自己是卡易通銷售平臺的技術人員,要求其下載插件完成卡易通平臺的更新,並在公司其他電腦上也同樣進行更新。
由於每天和這樣的公司談的業務較多,軟件商行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提高警惕,所以就通過QQ軟件,接收了“卡易通小米”的昇級包安裝程序,並在公司的電腦進行了安裝。
當晚,該軟件商行就接到了客服電話,很多人反映從該公司買走的各類充值卡有被充值過的情況。工作人員馬上對此進行調查,發現確實存在各類充值卡已被充值的情況。工作人員仔細檢查電腦,發現通過“卡易通小米”安裝的昇級包內有木馬程序,又經查賬,發現公司被盜走的Q幣、網易一卡通、戰神一卡通等充值卡文件給公司帶來損失2萬元。
隨後,軟件商行立即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竊賊是“80後”黑客
那麼,這個神秘的“卡易通小米”到底是何許人也?
原來,“卡易通小米”原名孫曉京,綏化人,是個“80後”,他初中畢業後一直閑在家裡,沒有穩定工作。
今年2月,孫曉京的一位朋友告訴他,有一種木馬軟件能夠遠程控制對方的電腦,進而可以竊取電腦中的各種資料信息。
孫曉京整天沈迷於網絡游戲,越玩越大,每天需要大量的虛擬貨幣,朋友的這句“提醒”,讓他一下子想到了快速弄到虛擬貨幣的辦法。
隨後,孫曉京到網上購買了一款木馬軟件,熟悉軟件程序後,他開始在互聯網上尋找專賣網絡游戲充值卡的網站伺機確定下手目標。
找了一段時間,他盯上了我市某軟件商行,由於孫曉京對售賣虛擬游戲幣的業務十分熟悉,在與業務員聊天的過程中,並沒有引起業務員的注意。
成功地在該軟件商行安裝了木馬程序後,孫曉京開始遠程控制該商行的電腦,盜走了存儲在電腦中的Q幣、網易一卡通、戰神一卡通等充值卡文件,而後通過網絡買家兌換了價值7500元左右的虛擬游戲幣,繼續著他的網絡游戲,在游戲中一擲千金。
深陷網游無法自拔
那麼,孫曉京為何要走上盜竊這條路?原來,幾年前,他就開始穿梭於我市的各個游戲廳,沈迷於網絡游戲。去年,他認識了現在的女友陸某,二人都沒有正當職業,但都偏愛網絡游戲。
孫曉京通過女友接觸到了一個名為“456游戲中心”的網站,這是一個網絡棋牌游戲平臺,玩家需要通過購買網站的虛擬貨幣纔能參與到各項游戲中。
開始,孫曉京每次花100元錢兌換網站上的“游戲銀子”,充值了40多次,其間經歷過輸輸贏贏,但是孫曉京思維活躍,玩起牌來很有一套,半個月內居然贏了價值約1萬元的“游戲銀子”。
此後,孫曉京越玩越大,從一次充值幾百元到一次充值上千元,輸贏的數額也從一兩萬、十幾萬漲到100多萬元。
有一段時間,孫曉京每天都輸幾十萬元,不久便輸光了所有贏來的錢,還有從朋友那裡借來的幾十萬元,最窘迫的時候還將自己的黃金項鏈當掉做賭注。
輸贏差額相差巨大的高風險不但沒嚇退他,反而更吸引著孫曉京將游戲進行到底,最後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黑客盜竊罪成立獲刑3年
此案的主審法官李晨勇在審理時十分謹慎,法庭經審理認為,孫曉京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非法獲取被害單位游戲點卡銷售賬號和密碼後,在被害單位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游戲點卡盜賣給他人,雖然所盜物品均為網絡虛擬貨幣,但基於虛擬貨幣的獲得系使用者以真實貨幣購買這一基本事實,虛擬貨幣已經具備了實際財產的性質,且孫曉京秘密竊取的行為已經給該軟件商行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其行為構成盜竊罪,應予懲處。
很快,法院下達一審判決,孫曉京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3.8萬元。
孫曉京沒有上訴,這一判決已經生效。
律師說法
盜竊虛擬財產如何定性
Q幣、網易一卡通、戰神一卡通等充值卡文件是虛擬物品,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虛擬財產,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盜竊虛擬財產到底如何定罪?
晚報讀者法律服務顧問團成員、黑龍江慶虹律師事務所主任費玉紅說,盜竊虛擬財產如何定性,目前法律上還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有相關的司法解釋或指導性意見。所以,司法機關是根據日常辦案經驗來分析判斷這類行為。
雖然Q幣等充值卡文件具有虛擬性,但其有被網民普遍認可的交換價值。換句話說,Q幣是用錢買來的,而且購買後能獲取相應服務。Q幣和普通財物一樣,具有使用價值,同樣可以支配,所以Q幣屬於《刑法》保護范疇的公私財產,盜竊Q幣同樣應承擔刑事責任。
也可以說,只要是盜竊有價值、能夠兌換金錢的虛擬財產,則構成盜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