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巡邏,保百姓平安。
黑龍江日報7月31日訊 近兩年,牡丹江市公安戰線風生水起,“平安雪城”、“春季護航”、“百日護游”三大戰役成果顯著,警務機制改革不斷創新,提高了社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公平、正義、平安、和諧鑄就了雪城經濟社會的繁榮,也寫下了牡丹江公安改革發展的輝煌。
打好三大戰役800警力在社區
“讓人民滿意”成為牡丹江市公安局全體乾警行動的標尺。全線出擊、全力以赴。2010年6月下旬,“百日護游”專項行動在全市范圍內迅速展開。市局協調治安、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武警以及機關民警等多個警種實行網格化巡邏布警,市區每天有近800名警力分散巡邏在社區、街道、繁華地段等城市的各個角落,做到了“白天見警徽、夜間見警燈”,最大限度地壓縮犯罪空間,打壓街頭現行犯罪。三個多月來,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419起,其中“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案件1122起,毒品案件94起,經濟案件69起,共抓獲各類網上逃犯281名……市民和游客普遍反映,路上警察多了,交通秩序好了,晚上出門和辦事更安全了。
如今,“百日護游”、“平安雪城”、“春季護航”三大專項行動已開展兩輪,通過深入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全力維護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全新警務模式盤活現有警力
2010年的最後一天,隨著10個嶄新的公安分局正式掛牌,牡丹江市運行了60年的舊警務體制機制“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警務模式。
依照“減少層級、警力下沈、明晰事權、規范執法、提高效率、強化保障”的原則,該市的警務改革突出創新體制機制,他們撤銷了市區原有的4個分局和38個派出所,組建9個城市公安分局和1個專業分局,新組建的10個分局全部為實戰單位,行使原分局和派出所的職能。新設的9個城市公安分局均為科級建制,下設“四隊”,即警務綜合隊和刑事偵查隊、治安巡防隊、社區警務隊。
與此同時,牡丹江市公安局還把深化社區(農村)警務戰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強力推進。目前,寧安、林口兩地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破題,先後推出了“村警”、“2+X”等工作模式,為全市深化農村警務改革提供了樣板。
構建巡防體系百姓滿意度提昇
為回應人民群眾對平安穩定的新期待,牡丹江市公安局積極構建軍警民共同參與的防控體系和打擊犯罪的一體化格局。
近兩年,按照發案和治安狀況,該局將全市區科學劃分為100個社區巡控網格,788個必巡點,在網格內每日投入警力632人,佔到全市總警力的四分之一。此外還配備治安員和保安員2500人,各類巡邏車178輛,警用自行車350輛,建立起全國首創的“民警進居民小區巡邏模式”,形成全天候、全覆蓋、全時空、全參與的“大巡防、大群防、大防線、大服務”的新型防控體系。
今年1至5月份,市區刑事發案較上年同期總體下降34%、可控性案件下降46%、治安案件下降32%,較好地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三滿意”的目標。
有效防控,纔能實現精確打擊。從去年初到今年4月份,牡丹江市所發生的56起現行“命案”全部偵破,命案破案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