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好人橕起大愛牡丹江 江畔那些挽救生命的勇士
2012-08-01 10:40:16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邸蘭英 馮琦 高雅 李玉梅 史秋鷹 秦勤 金雨 張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日訊 今年夏天,牡丹江畔上演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生死大劇,而擔當主演的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可能沒有誰會記住他們的名字,哪怕是被他們挽回生命的人,但牡丹江水見證了這一切,並將因此而讓滔滔江水注滿愛的光輝。今天,我們記錄的就是他們——

  救人不圖回報的鄭永生、勇救少年網絡走紅的孫明昌、一次救出三少年的李成君、從不靠救人斂財的張玉林、“水上110”張平、最不願看到溺亡事件的翟玉祥、救人無暇考慮個人安危的柴敬。誠然,在牡丹江畔義務救人的勇士還有很多,記者不可能一一記錄在冊,但眼前這幾位心懷大愛的好人,足以代表蘊含在牡丹江人心中那份最閃亮動人的一面,他們就是大美牡丹江、大愛牡丹江的真實寫照。

  一段視頻讓牡丹江大愛感動全國

  近日,優酷網、鳳凰網、土豆網、酷六網等國內知名網站上,一段“牡丹江老人勇救溺水少年”的視頻感動了全國網友。7月30日,記者在熱心讀者的幫助下,找到了這位三次被溺水少年拖入水中,卻依舊沒有放棄救人的孫明昌老人。

  7月16日,是令孫明昌難忘的一天,為了救一名溺水少年,他三次被拖入水中,多次嗆水,差點沒上來。幸運的是,兩個溺水少年都得救了。

  63歲的孫明昌原是市秋林公司職工,退休後時常去江中游泳。當天,他在江心游泳時,忽然聽到岸上有人喊“救人”。他循聲望去,發現一個“黑東西”正被江水衝向下游。老人立即游了過去,一把抓住溺水者的頭發,用力向水面上托。但溺水者死死按住了他的肩膀,使他無法擺動手臂,不一會,他就被拖進水中,嗆了幾口水。

  “不要亂動!”聽到孫明昌的話,少年順從地把身體交給了他。就在他們向岸邊游的過程中,孫明昌有點體力不支,再加上遇到沙坑,他和少年又沈入江中。為了挽救少年,他盡量保持少年的腦袋露出水面,一只手緊緊地拉著少年,另一只手奮力向岸邊游。

  離岸邊還有十幾米時,孫明昌實在太累了,再加上多次嗆水,他有點發懵,恰好此時一個大浪打來,他和少年第三次被卷入江水中。

  孫明昌說,雖然事後看到網上視頻有三分鍾左右,但對於他來說,那一刻仿佛時間停止了,平時近在咫尺的江岸,那一瞬間卻那麼遙遠。

  “要不是幾個人游過來搭救,我和少年就都完了。”孫明昌說,當時他真的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如果他放手,或許很容易游回岸邊,但看著少年快不行了,他不忍心放棄。

  “孩子那麼年輕,那是一條生命啊。”現在,孫明昌仍為自己救下那名少年而感到自豪。只因為多堅持了幾分鍾,纔贏得了轉機,隨後趕來救援的游泳愛好者將他和少年一起拖上了岸。

  市民口中的“水上110”

  早在1975年,張平就是牡丹江游泳界的一名翹楚,53歲的他已經有著近40年的泳齡,在牡丹江上救起的溺水者更是達到了幾十人。

  17歲,第一次救人

  回憶起第一次救人的經歷,張平記憶猶新。1978年的一個夏天,太陽很大,天氣異常悶熱,很多人在江邊納涼,17歲的張平也在其中。

  突然,“救命,有人落水了!”的呼救聲傳入張平的耳中。距離江邊十幾米遠的江面,一名十四五歲的男孩子正在水中不斷掙紮。張平二話沒說,一頭紮進江中,奮力向男孩游去,但因無法穩住男孩掙紮的身體,他只好轉到男孩身後,緊緊抱住男孩,奮力游向岸邊。

  到了岸上,累得躺在堤壩上的張平不忘安慰驚慌失措的男孩,直到男孩的父母趕到現場,他纔默默地騎上自行車回家。

  小身材撈起“大塊頭”

  講到張平的救人史,就不得不提到1984年營救“大塊頭”的那一次。

  那天,張平跟幾個朋友准備回游上岸時,不遠處一個身影在水上掙紮了幾下就沈入江中。張平的第一反應就是救人,他快速游向溺水者,奮力托起對方,游到離岸邊20多米時,他體能已經到了極限,身體不受控制地隨著溺水者往江中沈,多虧幾個朋友及時趕來,共同將他們拉上了岸。事後他纔知道,被救者體重一百六七十斤,這對於當時體重只有118斤的張平來說,可是當這無愧的“大塊頭”。

  多次救人的危險經歷,並沒有阻止張平救人的腳步。在之後的歲月裡,他又先後救起幾十名溺水者,張平也因此被一些市民贊為“水上110”。

  江中救人需要勇氣

  鄭永生是名自由職業者,酷愛游泳,近年來在江邊曾經多次義務救援溺水者。

  雖然自幼就會游泳,但到大江中暢游卻是近十年的事情,而敢在江中救援溺水者,是這七八年前的事。鄭永生告訴記者,他救的第一個人是自己的泳伴。“那次游泳在江中突然抽筋,我試著讓他放松,然後把他引進淺水區,從而脫險。”此後,他開始有了信心,救助的人越來越多。今年6月初,他在江邊游泳時,突然聽到下游2男1女在深水中呼救,他和四五位常在江邊游泳的同伴連忙游過去,七手八腳把遇險者拉上岸。

  “我們救人啥也不圖,就是為了救一條命,也讓一個家別散了。”鄭永生動情地說。

  這些年來,夏季每天下午,鄭永生都要到江濱公園原游泳區游一會兒,也結交到10多位水性比較好的伙伴,他們共同配合救了許多江中發生意外的人,甚至自殺的人,他們也救助過。那是個女孩子,由於感情問題跳江。女孩被救上來後表示,今後一定要珍惜生命,再也不做傻事了。“聽到被救過的人這麼說,我們是最高興的,生命無價,我們救人就是想大家都珍惜生命。”

  “江中救人真的需要勇氣!”采訪結束時,鄭永生非常認真地說,救人不僅要水性好,也要有勇氣,要不救人不成,自己也有危險。

  救人不是為了感謝

  “前面是深水區,不要再游了。”“請家長注意保護小孩。”夏天的每個下午,牡丹江邊,翟玉祥都會在游泳間歇,不斷提醒著在江裡游泳的人注意安全。十幾年裡,作為游泳協會的一員,翟玉祥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承擔起了水上義務救援的任務。

  據翟玉祥介紹,以前牡丹江水流特別急,來這裡游泳的人經常出現溺水。在這裡究竟救過多少人,他已經記不清了。幾年前的一個夏天,雨水特別大,牡丹江水流湍急。一艘漁船的船主不慎落入江中,一邊拽著船繩,一邊在水中掙紮。當時江邊只有翟玉祥一個人,他不假思索只身游向落水船主,奮力將其救上岸。隨後,他又把已經被水衝翻的漁船拖上岸邊。

  “更多的時候救人,都不是我一個人。”翟玉祥說,救人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感謝,只是希望溺水事故發生得少些,再少些。

  一人救起仨孩子

  李成君是北京大學簡單學習網校牡丹江分校校長,也是我市游泳協會的會員。從小愛好游泳的他,無論春夏秋冬,都堅持到牡丹江游泳。

  2007年,李成君第一次在江邊救人。當時,三名六七歲的孩子在江邊手拉手玩耍時,女孩一腳踩空,瞬間沈入水裡,並將另外兩名男孩帶倒。距離三個孩子最近的李成君,立即奮力向三個孩子游去。他先是將兩個男孩扶住,推上水面,然後又去追趕已被水衝走的女孩,最終將女孩救上了岸。

  李成君隱約記得,5年來,他共救過15名溺水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成君在江邊救上來的溺水的人越來越多,但他多麼期待在江邊能有支專業的救援隊。雖然這些年,在江邊義務救人的事越來越多,但終究不那麼專業。有多少溺水者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救援,而丟了性命。“如今的牡丹江畔,越來越繁華,有支江邊救援隊太必要了!”李成君說。

  從死神手中救回的“兒子”

  7月29日,50歲的張玉林平白添了一個乾兒子,那是他7月16日在牡丹江裡救上來的小伙子。

  小伙子叫任建輝,21歲。據老張回憶,當時江心有四個人落水,等老張游到的時候,江面上已經看不到人影了。他試探著用手一劃拉,還真抓住了一個人的手,這個人就是任建輝。“他太重了,我差點被他拽下去……”就這樣,老張的右手被任建輝硬生生摳掉一塊肉,而老張把任建輝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

  “叔,謝謝你救了我,這些錢你拿著!”上岸後,任建輝掏出身上的一千多元錢,被老張斷然拒絕。

  老張從小在牡丹江邊長大,十幾歲開始游泳。他會蝶泳、蛙泳、仰泳,還會潛水。牡丹江的江水裡裝載了他的童年、青年和中年的點點滴滴。這些年,老張參與救過五六位溺水者,“年年都有溺水的,碰上了就救——”,可是他從未想過救人還要錢,或者榮譽什麼的。

  救人無暇考慮個人安危

  夏季,酷愛游泳的柴敬幾乎每天都要和朋友一起到江邊游泳。每當看到有人溺水,他總是二話不說,全力營救。當記者問起救過多少人時,他粗略算來差不多救過二三十人,僅今年夏天,他就救起過四名溺水者。

  在眾多救人經歷中,讓柴敬記憶最為深刻的是救助一位跳水自殺者。去年5月的一天,一女子因家庭糾紛產生自殺念頭,並縱身跳入牡丹江中,柴敬正好趕上,當即游向這名女子。北方的五月,江水寒冷刺骨。柴敬一面用力抓住女子,一面耐心勸導。女子最終被說服,讓柴敬拖到了岸上。盡管被冰冷的江水凍透了,但相比救人一命,柴敬的心裡卻是暖暖的。

  為避免水中悲劇的發生,每每看到有人到江邊游泳,柴敬都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哪個江段是危險區,哪裡比較安全。

  對於救助過的人,柴敬從沒有想到過要回報。有的被救者事後找到柴敬,非要表達謝意,都被他婉言謝絕了,更多的被救者已經成了他的好朋友。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