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破獲特大非法集資詐騙案 涉嫌金額高達2000萬元
2012-08-03 09:05:46 來源:大慶網-大慶日報  作者:丁學漢 李春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用來非法集資的玉石加工品。

  東北網8月3日訊 8月2日,經過前期大量的縝密偵查,“緬泰鑫寶”特大集資詐騙案告破。民警介紹,此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涉嫌金額高達2000萬元,警方繳獲贓款500餘萬元,玉器1000餘件。目前已進入案件事實核實階段,希望受到欺騙的群眾早日到分局核實情況,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玉器公司非法集資兩千萬

  2011年,遠望市場附近開了一家名為“緬泰鑫寶”的玉器公司,起初注冊資金只有50萬。短短一年,這家公司增資到500萬元,生意紅火,門庭若市。公司經營者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取了如此高的利潤?

  今年40多歲的張強(化名)就是這家玉器公司的老板,開著一輛豪華大吉普,風光無限。比起他的光鮮,他經營的公司倒有些寒酸,店面加上辦公場所僅租了個四層樓的頂層,但公司裡每日吵吵嚷嚷,電話鈴聲也接連不斷,房間裡不時傳出“掙大錢”、“能上市”的豪言。這一切又給張強的發家路罩上了神秘的面紗。

  其實賣玉只是張強的幌子,他的真正身份是非法集資的組織者。他自當經理,手下招聘了一大批能說會道的業務員,他們不向顧客推銷玉石,整日游說顧客參與一種“短線高回報”的投資項目。

  這個項目就是以購買玉器的形式入股,以4個月為周期,6分利回報。在如此誘惑下,1萬、3萬、上百萬的投資款相繼打入張強賬號,截至今年4月,這家公司已經非法集資達2000萬元。

  這麼多錢怎麼花?張強將這些錢投入了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和期貨市場,但幾經折騰,賠了個底朝天。承諾顧客的高回報怎麼實現?只好拆東牆補西牆。但這樣方式肯定難以為繼,經人舉報,警方戳穿了這個騙局。


  月利6分引150餘人垂涎

  投資一股,四個月淨賺3400元。公司打理,投資人穩賺不賠。令警方驚訝地是,張強團伙如此簡單的騙局,竟然還引來如此之多的被害人走進陷阱。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有150多人信了。

  “大爺,投資我們公司可賺錢了,比存銀行利息高好幾倍。”“緬泰鑫寶”業務員對讓區某小區正在遛彎的老王說。“咋個掙錢法?不是傳銷騙人的吧?”老王常看法制節目,雖然眼饞高額利潤,卻也提高了警惕。“您5000元買一塊玉就算入了一股,再交1萬元保證金。以後,我們公司會每個月往您賬戶打2100元,四個月後保證金返還。”業務員越說,老王眼睛越亮。“月利率有6分錢,四個月就掙3400元,值得冒把險。”老王轉身就和業務員簽訂了合同,他成了150多名上當者的一員。

  老王真的掙到了錢,每個月他盤腿在炕上數錢時都會像老伴兒顯擺他的英明。老王把理財經講給了更多人聽,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資“緬泰鑫寶”。讓區一名姓武的大娘一次就投資了210萬元。後來不需業務員跑外,這家公司每天也能做成好幾筆大生意。

  本地市場開拓的同時,“緬泰鑫寶”玉器公司也開始外派業務員,前往更發達的廣州、深圳、哈爾濱外拓市場。玉器公司駐廣州的一名周姓領導被抓前還在辦理一筆1000萬元投資項目。

  受騙群眾快拿合同挽回損失

  案件偵破到現在,還有很多受騙群眾不知道張強已經被抓,或者還蒙在鼓裡,希望著他出來後能繼續為大家返現。還有群眾是借錢投資,不願相信發財夢破碎,所以至今沒有報案。

  為了徹底撕下張強的面具,盡快為受騙群眾挽回損失,8月1日,東湖公安分局發布了通告:凡在大慶市緬泰鑫寶商貿有限公司投資、現未到東湖公安分局核實情況的群眾請於8月30日前,攜帶本人身份證、與公司簽定的合作協議書、銷售單及相關證據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到東湖公安分局刑事偵查三隊核實情況。聯系地址:大慶市讓胡路區乘新二小區2-22樓西側。聯系電話:宋長久18603677805,王永維13396444654。

  警方介紹,目前已經扣留張強財物價值約700萬元,報案者將按照投資額進行登記,以便進行下一步工作。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