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第12屆中日經濟合作會議昨在哈召開 日式營銷展現競爭力
2012-08-03 10:49:4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寒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日訊 昨天,第12屆中日經濟合作會議在哈召開。除了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政府及企業代表外,日本經濟產業省、日中東北開發協會、日中經濟協會、東北經濟聯合會以及日本新潟縣、秋田縣、山形縣、北海道、富山縣等地政府和企業紛紛前來參會。

  日本經濟隨著災後重建有所好轉,但另一方面受歐債危機帶來的經濟蕭條影響,日本出口下跌,日元匯率居高不下,使得他們將目光再次轉向中國擴大內需中蘊藏的商機。日中東北開發協會副會長小野寺隆實坦言:『中國東北地區一億多的人口,相當於全日本的市場規模。』

  日方想方設法要把自己的東西賣到中國來。事實上,中國也想這麼做。但日本從政府到協會組織再到企業,在『推銷自己』的過程中,可謂將『客戶至上』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在現場聽日方推介中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讓人不由得產生『他們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想法。

  天賦重要,保護天賦更重要

  北海道與我省資源稟賦相似,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基礎。就像北海道副知事高原陽二說的:『安全、放心、美味的食品是北海道不變的驕傲。』不過,他沒有過分講述產品的優勢,而是強調了為保護這種『天賦』采取的方法。

  為了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與環境和諧相處的農業和農村』,北海道潛心鑽研,用奶牛糞尿生成的沼氣發電,從糞尿中提取高品質有機肥料;恢復耕地肥力;循環利用廢油制造並供應生物運輸燃料等。

  換言之,北海道『安全、美味』的背後是強大的技術和制度支橕。就農產品而言,他們針對加工食品特別認證制度『快樂脣形貼』吸納了主原料、生產工程、衛生管理、口味等多方面的高端標准。還特別推出『北海道產品出口專用標志』,並在中國進行了商標注冊。

  這顯然是為了讓人們更放心地選用北海道產品。不過他們有了更進一步的收獲,在昨天下午的中日企業對接會上,哈市一家食品企業坦言想引進日本的技術和管理。

  你們缺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的橋本直幸在推介開篇介紹的是所掌握的中國情況: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在中國非常嚴重,給水過程中的損失達50%,灌溉用水的損失達80%,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正在推進水路修復和防止滲透管道的鋪設……

  隨後他纔介紹了自己公司的產品,並強調其向客戶提供產品的同時也提供軟件方面的服務——『不漏水只不過是鋼管的一個要素,正確的設計及施工是不可或缺的。』

  伊藤忠商事哈爾濱分公司總經理?村政孝則直言『中國東北地區缺乏農業產業鏈的一體化』,他還進一步指出這裡『沒有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種植,缺乏在肥沃的土地進行種植的長期性概念』等等。在他看來,農業研究所的高水平和屈指可數的肥沃土地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接下來,他表示伊藤忠可以提供有關流通管理系統,介紹先進的農業機械、農業基礎設施等,可以解決以上問題。

  跨國界合作:一盤很大的棋

  秋田縣副知事橋口昌道從跨國界地區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建議:構建日中兩國東北地區的物流渠道。

  他介紹說,秋田港去年被日本國土交通省指定為『日本海沿岸基地港』。因為該縣每年都要參加東北三省舉辦的各種博覽會,為了加強交流,秋田准備在現有的秋田港經韓國的釜山至大連、青島航線的基礎上,增設從中國東北和秋田港直通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定期集裝箱航線。

  日方已了解到,我省的綏芬河、吉林的琿春都在力爭開通經由俄羅斯的航線。『這條航線將大大縮短該縣到東北的距離,而且可以將俄羅斯遠東地區納入這個經濟圈。』橋口知事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