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聽取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匯報。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申立國在座談會上講話。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東北網8月3日訊 (記者 李博) 近日,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申立國率領的執法檢查組,就《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在我省有關地市進行執法檢查。
3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聽取了省政府有關部門關於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匯報。
我省是濕地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濕地面積1.3億畝,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天然濕地8340萬畝,佔全國天然濕地的七分之一,佔省國土面積的九分之一。有紮龍、三江、洪河、興凱湖、七星河、珍寶島、南翁河7處國際重要濕地,居全國之首。
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的濕地,不僅維護著氣候安全、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和水環境安全,也承載著弘揚民族文化、彰顯生態文明的重任,是保障國土生態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障。2003年8月1日,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作為全國第一部濕地保護地方性法規,目前,我省的濕地保護已經納入了各級、各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形成,紮龍濕地長效補水機制成效顯著,濕地保護項目順利開展,濕地認定工作全面啟動,濕地保護補助機制紮實推進,破壞濕地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明顯增強。
實踐中,我省的濕地保護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座談會上,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由於氣候及土地開墾、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水體污染等人為因素,濕地在土地利用方式競爭中始終處於劣勢,濕地退化和喪失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區面臨的開發壓力日趨增大;隨著城鎮化建設和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濕地缺水問題日益嚴重,濕地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對濕地造成巨大威脅;濕地保護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等等。
申立國在座談會上指出,此次啟動的執法檢查,目的即是要對《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總結濕地保護管理經驗,研究該條例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貫徹條例保護濕地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將條例貫徹落實好,保護開發利用好濕地資源,加強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將深入到雙鴨山、佳木斯市及省農墾總局、森工總局、大興安嶺地區進行重點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