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訊(韓英民 記者李博) 記者從哈爾濱海關獲悉,從8月1日起,黑龍江省內的進出口企業如需辦理電子口岸入網或數據變更等業務,不必再往返於多家聯審單位進行數據審核,而是在哈爾濱海關數據分中心“單一窗口”就能實現“一站搞定”,辦理環節從原來的8個縮減為1個。
電子口岸是海關總署等12個國家部委在電信公網上聯合開發的,對我國進出口進行管理和服務的網絡化管理系統,通過將海關、檢驗檢疫、外貿、外匯、工商、稅務、銀行等相關部委的業務數據連在一起,將這些部門分別管理的進出口業務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等數據集中到公共網絡平臺上,使進出口企業可通過互聯網進行報關和業務信息查詢。
據介紹,電子口岸一方面為國家各行政管理部門提供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數據交換和聯網核查;另一方面為進出口物流鏈上的企業提供基於網絡信息技術應用的報關報檢、結付匯核銷、出口退稅、網上支付等多種在線服務。目前,“中國電子口岸平臺”哈爾濱節點運行著兩大系統,5類子項目,哈爾濱關區電子口岸入網用戶達1萬餘家。
為改變原有的手續繁瑣、流程復雜的不利局面,經哈爾濱海關主動發起,聯合黑龍江省有關聯審單位對原入網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共同制定了新的企業入網工作流程,實現了企業入網“一站式”辦公。
目前,企業辦理電子口岸入網、制作IC卡、數據變更、IC卡昇級等手續,只需向哈爾濱海關報關大廳“數據分中心”窗口一次提交有關材料,即可辦完相關手續,極大地減少了企業辦事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黑龍江省企業辦理電子口岸入網手續。
據哈爾濱海關工作人員介紹,該關制卡窗口自2001年開始辦理中國電子口岸用戶入網業務,年均入網用戶逾1000家,並呈現逐年遞增態勢。以往,黑龍江省企業辦理電子口岸入網手續在哈爾濱海關報關大廳錄制完基礎數據後,要自行到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國稅局、省工商局、外匯管理局黑龍江省分局、省商務廳、哈爾濱開發區海關、哈爾濱市工商局、哈爾濱市國稅局等8個相關部門進行數據審核,從數據錄入、審批到制作IC卡需要8個環節。由於各個聯審單位的辦公地點分散且對外辦公時間各有不同,企業為辦理審批手續需要分別去相關聯審單位審核,入網後企業數據一旦發生變更,還需重新報審,手續既繁瑣又不便於集中管理,不僅給各口岸單位的窗口業務帶來巨大壓力,也給企業帶來諸多不便,特別是黑龍江省的入網企業由於地域原因,大多距哈爾濱市較遠,原有流程需要企業奔波於多個聯審單位之間,既費時費力,又增加了辦事成本,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而實行新的企業入網審批流程後,本地企業辦理手續,只需到哈爾濱海關數據分中心“單一窗口”就能全部辦理電子口岸入網及數據變更等業務,不再需要分別到多家聯審單位審核,各聯審單位會在網上為企業辦理審核手續。哈爾濱海關還可免費為外地企業辦理電子口岸入網手續,企業不用親自來哈爾濱市,只要把相關審批材料郵到哈爾濱海關數據分中心,數據分中心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辦理好的有關材料和入網器材郵給企業。據介紹,以漠河地區企業為例,變更審核模式前,企業往返火車費、食宿費等至少要1100元左右。而實行新的審核流程後,企業僅需20元左右的郵遞費,大極大地減少了減少企業的貿易成本。
據測算,實行新的企業入網審批流程後,預計每年省內將有約2000家企業受益,每家申辦電子口岸入網的進出口企業將節省300-2000元不等的管理成本;同時各聯審單位年窗口人流量將減少約4000人次,有效提高政府行政審批效率,為廣大進出口企業辦理電子口岸業務開闢了一條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