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先期建設需要大量用工 資料片
生活報8月7日訊 作為哈爾濱市迄今為止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哈爾濱地鐵項目的社會關聯度高、戰略牽動面廣、普惠民生性強。其產業拉動效應、經濟輻射效應及就業放大效應,將隨著地鐵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和相關產業開發,特別是地鐵新線的不斷增加,對社會經濟增長、吸納民生就業等方面漸顯強大引擎力量。6日,記者從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於去年委派到北京、南京、廣州實踐學習的844名“准員工”,將陸續上崗。
面向哈市本埠招收畢業生
作為哈市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地鐵項目勢必會吸引大量社會就業。哈爾濱地鐵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范國榮表示,地鐵集團參考已開通地鐵城市的人員配備情況,面向哈市公開選拔各類高校的本埠畢業生,在具有專業辦學優勢的鐵路類高校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采用“單獨編班,單獨授課”的培養形式,學員上半學期在校接受專業課培訓,下半學期到其他城市地鐵公司進行跟崗培訓,在上崗前就獲得一定的工作經驗。
為了做好定向培訓工作,哈爾濱地鐵集團針對計算機、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及各類管理專業學生就業較難的實際情況,設置安全門、電扶梯、自動售檢票、客運管理等7個專業共335人的培訓計劃。
企校聯合搭建人纔梯隊
范國榮說,在稀缺專業和高端人纔招聘上,地鐵集團采用點對點的引進方式。而在地鐵建成後的運營管理中,同時還需要大量的維護人員。這部分人員,以招聘哈市生源為主,同時招聘社會求職人員。
從2009年起,地鐵集團與省內外7所鐵路類院校簽訂合作協議,以企校聯合培養的方式為哈爾濱地鐵儲備站務、乘務及各專業維修人員,這些學員已於今年7月畢業。
2011年,地鐵集團又通過定向培訓的方式,面向社會招收地鐵專業技工人員,經過筆試、面試、階段性考核等多方面比拼,逐輪淘汰,這部分定向培養的學員主要以哈市生源為主,有些學員具有短期的工作經歷,這樣可以科學地搭建人纔梯隊配置格局。最終於去年簽約站務人員425名、乘務人員80名、各專業維修人員339名。這844名運營人員將陸續上崗。
服務人員用工量巨大
地鐵產業的伴生性產業的就業拉動趨勢同樣也會明顯。范國榮說,因地鐵的開通衍生的服務業人員需求量也不少。如成立地鐵物業公司負責地鐵車站保潔,還有外牆清洗、地面清洗、地毯清洗、沙發清洗和廠房、樓宇住宅等清潔物業保潔、大中小型商場及超市保潔、有害生物防治、家政服務等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這部分人員還可常年承接公司、學校、飯店、賓館、證交所清洗、保潔、消毒等業務。這些就業機會勢必會對哈爾濱本地的就業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
間接拉動相關產業就業
作為新經濟增長亮點的地鐵經濟不僅帶來巨大商機,同時提供了用工預期就業較大的市場份額。因為地鐵經濟將為地產、機械、建材、通信、廣告等近三十個相關產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和就業,地鐵產業將成為城市基礎設施中很有前景、大有市場的朝陽產業和支柱產業。
范國榮表示,地鐵工程具有技術密集和用工密集等顯著特點。根據地鐵在其建設和運營期間具有工程建設階段性的建築用工規模大、運營管理長期性的普通用工容量大、相關產業社會性的商服用工等數量大的特點,2009年至2012年地鐵工程建設建築用工、運營管理服務預期用工數量巨大。由此可見,哈爾濱地鐵將成為社會經濟新形勢下預期用工充滿希望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