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殘疾人體育事業 推動城市文明進步
東北網8月7日訊 在哈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之際,8月7日-11日,“第二屆全國殘疾人健身周”活動將正式舉行。殘疾人健身周和健身工程的啟動實施與全面推廣,是貫徹落實我國《全民健身計劃》、豐富殘疾人文化體育生活,全面改善殘疾人民生的重大舉措,是國家綜合國力明顯提昇和社會文明進步程度顯著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在中國殘聯、省殘聯、各級政府和殘工委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殘疾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以及殘疾人朋友的積極參與下,哈爾濱市殘疾人事業蓬勃發展,被命名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特別是以冰雪運動項目為亮點的殘疾人競技體育運動和以社區為平臺的群眾性自強健身活動均衡發展,成績斐然。
殘疾人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哈市殘疾人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為國家殘疾人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輸送了大量人纔,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哈爾濱籍殘疾人運動員在殘奧、聾奧、特奧的各項體育賽事中,共取得國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獎牌500餘枚。哈市的男女聾人籃球隊一直保持全國前三名,其中,有多人入選國家隊,成為國家隊的主力運動員。聾人乒乓球、冰雪項目的花樣滑冰、速度滑冰以及游泳,盲人足球、特奧足球、特奧籃球、特奧輪滑等諸多項目保持在全省排名第一的位置,多個項目均代表國家水平。哈爾濱輪椅冰壺隊,也是目前中國唯一一支輪椅冰壺國家隊,在捷克布拉格2011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上取得第5名,獲得了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6分積分並得到了下屆世錦賽參賽資格。
殘疾人運動員選拔培養逐步規范
殘疾人運動員的選拔和培養工作是殘疾人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保障與基石。為不斷挖掘新生力量,填補項目空白,哈市殘聯不僅為殘疾人運動員建立了專門檔案,同時建立了有體育特長和愛好的殘疾人體育人纔庫。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掌握親人身高體重、致殘原因、特長愛好,認真進行醫學分級、鑒定、造冊。通過在特教學校的學生中選拔、基層殘聯推薦及通過各大賽事發現等途徑來挖掘、選拔人纔;采用“業餘建制、專業管理”的培訓參賽模式,通過常規訓練、集中訓練、專項訓練等形式,分層次、有組織地對運動員進行競賽規則、競技技巧、身體機能、心理狀態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訓練。
特奧、殘奧理念在特教學校廣泛滲透
多年來,哈市殘聯堅持與教育局共同組織特教學生運動會,在資金與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在特教學校內舉辦小型特奧運動會,開幕式上運動員宣誓、火炬傳遞、閉幕式上的頒獎等程序完全模仿特奧運動會的形式進行,邀請大學生們作為志願者為殘疾學生服務,家長作為融合伙伴參與融合項目的比賽,學生和家長得到鍛煉的同時領會了奧運理念,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奧運中來。2006年第四屆全國特奧會在哈爾濱舉辦期間,特奧聖火的采集、火炬的傳遞、開幕式上運動員代表宣誓、點燃主火炬手、國家領導人接見運動員代表、特奧村的運動員村長、全國表彰大會上的運動員代表發言等全部都由哈市燎原學校的學生擔任。劉佳、王征、原野、耿宇、孫纔儒、邵帥等運動員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特奧運動員。
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更加普及
目前,在哈爾濱的各大街道、社區活躍著多個殘疾人健身隊伍,輪椅太極、聾人柔力球、健美操、聾人秧歌、智障人武術、輪滑等群眾性、普及性的體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凡是能參加健身運動的殘疾人,都能參與到適合自身特點和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中,每個有運動願望的殘疾人都能享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快樂。營造了“天天有鍛煉,周周有活動,人人都參與,處處有歡笑”的和諧氛圍。
為普及殘疾人體育健身運動,哈市殘聯逐步建立健全各級健身組織網絡,設立殘疾人群眾體育活動示范點,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機制和體質監測體系,廣泛推廣適合殘疾人的健身方法和健身項目;同時,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加快完善殘疾人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為殘疾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提供優良環境、創造便捷條件。目前哈市有六個國家級特奧社區示范點,除市殘疾人活動中心有著較齊全的活動場地之外,各區、縣(市)七位一體的活動場所,都能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訓練和活動。
當前,哈市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殘愛殘、奉獻他人”已成為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全國殘疾人健身周的舉辦將有利推動哈市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更加充分地展示殘疾人和諧奮進的精神風貌。哈爾濱市殘聯將以殘疾人健身周和自強健身工程的啟動為契機,繼續推進殘疾人群眾體育健身工作,不斷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使殘疾人自強健身活動廣泛深入開展起來,長期堅持下去,為進一步促進哈市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加快和諧社會建設步伐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