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市新興區文化發展與建設生機勃勃
2012-08-09 10:35:08 來源:東北網-七臺河日報  作者:鄭洪亮 孫鵬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9日訊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七臺河市新興區不斷加快文化建設步伐,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省委十屆十八次全會精神,研究制訂《中共新興區委關於深入實施“七項工程”推動新興區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意見》,把市委制定出臺的關於文化建設的“七項工程”體現在全區文化整體建設意見和規劃之中,並予以積極推進和全面落實。

  深入實施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全區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為重點,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成果,堅持不懈地開展理論武裝工作,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紮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領導班子和學習型城市建設,進一步強化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做好領導乾部理論學習專題輔導工作,開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六進”活動。通過邀請專家學者開展主題報告、組織開展“自學自講”、運用典型引領開展教育、組織黨員開展座談討論和邀請民主人士談體會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黨課“大講堂”活動,不斷增強全區黨員乾部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深入開展“三優”文明城區建設。抓好硬化、綠化、淨化、美化、亮化,在全區實施錦繡田野、錦繡山川、錦繡城區、錦繡村莊生態文明創建建設工程,大力改善、提高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以治理城市“十亂”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文明交通行為教育活動,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完善安全和管理設施,提昇交通執法水平,強化佔道市場監督管理;下大力氣治理線纜、廣告牌匾等混亂問題。以“十項創建”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文明機關、文明窗口、文明教師、文明醫生評選等活動。加強對全區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廣泛開展文明城區、文明行業、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引導廣大市民養成遵守秩序、愛惜公物、維護公共環境等良好習慣,樹立文明新興區、禮儀新興區、誠信新興區新形象。

  深入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優化資源配置,創新運行方式,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統籌建設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整合資源,實現共建共享。堅持政府引導、社會組織,打造社會化的大格局的“大眾文化沙龍”。實施民間文化繁榮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扶持發展文學、音樂、美術、攝影、書法、舞蹈、收藏、健身等各類民間文藝協會。堅持舉辦好“新興夏日大舞臺”、“農民藝術節”、“校園藝術節”、“社區紅歌賽”等系列文化活動。

  實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發展和壯大區文聯所屬各個文藝協會組織,發展壯大文藝家隊伍,積極發揮各個文藝協會組織和成員的作用。截止到今年7月,全區群眾性的文藝團體已經建立起新興區作家、書法家、音樂家、美術家、舞蹈家、硬筆書法、民間文藝家、京劇表演藝術家8個協會。培養造就了國家級文藝組織會員9人、省級文藝會員近20人、市級會員40餘人。2011年以來,全區有30多篇(首、件)散文、詩歌、書法、美術、歌詞、音樂作曲等文藝作品發表在國家級的報刊上。有40多人在國家、省、市級別的文化藝術活動中獲得獎勵和表彰。

  文化產業逐步壯大。以雙葉家具·家居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和木制品,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七臺河與黑龍江對外展示的一張金色名片。禾喬木家具、北翠家具、玥龍門業等,正在為不斷發展的新興區文化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