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進步小區停水十多天 百餘戶居民苦熬『上甘嶺』
2012-08-09 10:45:25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居民備盆儲水

  生活報8月9日訊 8日,哈爾濱市進步小區部分居民又度過了缺水的一天。從上個月末開始,該小區部分居民樓就斷斷續續出現停水狀況,最嚴重的幾個居水樓已連續11天停水。記者從居民處了解到,斷斷續續停水的居民家有上百戶,沒水洗菜,沒水洗澡,沒水衝廁所,居民戲稱他們生活在“綠洲中的沙漠裡”。

  半夜接水一滴不敢浪費

  推開進步小區836棟五單元四樓一號的門,房主是七十多歲的老兩口,張大娘和劉大爺眼睛裡布滿血絲,昨天晚上又是一個不眠夜,老兩口收獲頗豐,總共接了兩盆水,這是幾天來水量最多的一次。就這兩盆水,老兩口還不敢多用,他們要把水倒在洗手間的木澡盆裡,以備不時之需。

  記者看了一下木澡盆裡,有將近手掌高的清水,這都是老兩口這些天從牙縫裡省出來的。

  據劉大爺回憶,從上月的26日開始,他家就沒水,“以前是時斷時續,就那一天也不知是咋的了,突然就長時間停水了”。

  從那一天起,張大爺一家就進入“旱季”,“真難熬呀,那感覺就像是在非洲大草原一樣。”劉大爺說。

  劉大爺說,白天大家都用水,他家水龍頭裡是見不到水的,而別人都睡了,打開的水龍頭就像是漏水似的,開始一滴滴地往外趟,水來了老兩口就不能睡覺了,倒不是怕水冒出來把屋子淹了,沒有那麼大的水量,而是想再多接點,別浪費掉。

  洗臉用水只能倒一茶缸

  正說話間,住在七樓的張大娘的女兒劉女士拿著一個鍋和兩個大號的飲料瓶來了。

  “你說這水停得多奇怪,三樓有水,四樓就沒水,同樣是一個單元,一門沒水,三門就有水,我家住七樓半夜也接不到水,這不要做飯了,到老人這裡灌點水用。”劉女士說。

  劉女士說,沒水用可把居民坑苦了,每天洗臉用茶缸倒,一次一茶缸,用完水不敢倒,要留著衝廁所。最難的是上廁所,停水期間居民都養成了到外面解決問題的習慣。進步小區附近有一家超市,這裡的廁所可以開到21時,早晨距小區一站地的古梨園公園裡面有一個廁所,是居民的首選之地。

  劉女士很無奈地說:“家裡沒水,用水的時候能省就省。前些天,我做的一鍋米飯都夾生了,原因就是為了省水,水放少了。一輩子做飯還是頭一回夾生,我們家人說我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為了儲水備11個塑料盆

  1日,家住827棟3單元5樓的付大爺家迎來了兩名社區的工作人員,這兩名工作人員是哈一機社區主任王葆珍派來給他送水的。

  得知社區以後每天給他送水,付大爺心裡有些不安了,他婉言謝絕。他告訴工作人員,他不缺水,子女們可以幫他到外面去接水,社區送的水還是給其他的老人吧。

  王主任說,她已經安排工作人員對小區裡面的居民進行了調查,要是有沒有能力接水的老人,他們會幫助送水。

  836棟7樓2號的杜春華家有一個16個月大的嬰兒,孩子洗洗涮涮用水多,為了儲水,她在家裡准備了大大小小總共11個塑料盆,鄰居們都說,她家水雖然不是最多的,但盆的數量肯定是小區裡創記錄的。

  杜春華每天都盡量少用水,把水省給孩子。前些天,她找到一個能洗衣服的地方,讓她高興了好幾天,這個地方就是小區的自來水泵房,看泵房的師傅看她家沒水挺遭罪,就允許她在下班後來這裡洗衣服,很快其他居民也發現了這個寶地。

  解決無期居民快熬不住了

  7日,記者看到樓道裡接上了新的臨時供水管線,在缺水樓層樓道裡有公共的水龍頭,但是擰開水龍頭卻仍然沒有一滴水。居民們告訴記者,這個管線是哈市供排水集團的工作人員安上的。

  居民們說,以前這個小區屬於哈爾濱第一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管理,現在與哈市供排水集團正在進行移交。記者與哈爾濱第一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取得聯系,他表示小區的供水已經移交給哈市供排水集團,現在正在進行改造,至於何時改造是供排水的事兒。這個消息得到了哈市供排水集團服務熱線工作人員的證實,但對相關問題工作人員請示之後表示不能答復。

  哈一機社區主任王葆珍認為,進步小區缺水,可能是動遷挖壞了管線,也可能是市政在改造施工時碰到舊管線,但是現在找到交接雙方,哈一機稱與他們沒關系,已經交接了,原來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供排水又說,他們是重新做的供水系統,根本碰不到老管線。

  王葆珍說,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做居民的工作,再有就是想辦法,看能不能聯系消防車給居民供水,可是再這樣下去,居民也快熬不住了,相關部門應該有個說法,讓居民安心,像現在這樣,各方面都很無奈。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