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道裡區文明『創城』提昇百姓『幸福指數』
2012-08-09 14:13: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琪 李大山 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道裡區愛建商圈綜合改造後,成為哈爾濱的新亮點。

  黑龍江日報8月9日訊 道裡區共樂小區的居民樓有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有的更是五六十年代建成,樓體破舊,院裡環境更是髒亂差,“在‘創城’過程中,千餘名志願者、社區乾部和人大代表合力奮戰三晝夜,把轄區內的樓道全部粉刷,還將小區裡的環境整治一新。”居民鄭大爺說:“‘創城’就是給咱老百姓打造一個花園般的生活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大家都會遵守文明,愛護環境。”

  據介紹,自“創城”以來,道裡區城管、執法、工商、衛生等部門切實發揮職能作用,采取部門聯動、資源整合、同力推進的方式,集中組織實施了破損道路、臨街踏步、拆違、牌匾廣告、居民庭院等八項整治行動,有效解決了影響城區環境的重點難點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中,共維修177條、26萬平方米道路,邊石3萬米,完成166條道路12萬延長米的灌縫工作。完成20條街路臨街踏步整治工作,新建踏步1301處、13193平方米,維修踏步497處、4116平方米。對“新一百”商圈、“索菲亞”旅游圈牌匾廣告清理整治工作,共拆除牌匾廣告95塊、整改牌匾56塊。對216個庭院進行整體改造,建設精品景觀庭院77個、達標庭院139個。對易產生非法小廣告的背街背巷實施動態監管,對巡游、巡禮路線、重要功能點位開展了亂貼亂畫的清涂清理工作,清理小廣告近10萬餘處。

  同時,對防洪紀念塔廣場進行改造,進一步提昇廣場整體形象。對康安路至群力橋兩側的11棟樓體實施外側燈飾亮化工程,實現與群力新區的亮化建設無縫隙對接。全區共計植樹36925株,新增綠地面積10公頃。確定區屬四個公園、20條街路和234個庭院為丁香景觀建設區域,目前已栽植丁香16000株。

  創新活動載體 豐富公益活動

  據了解,該區還堅持以創城帶動志願服務,以志願服務推動公益活動,組建以王殿海黨員志願者、李俊熠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城市義工聯盟、畢勝陽光志願者為代表的各類志願服務分隊167支;並圍繞“三關愛”主題活動,從區情出發,創新載體,組織開展了系列品牌活動,形成了公益活動的新亮點。志願者們圍繞關愛空巢老人,提供常態化、機制化的志願服務,啟動了“愛心橙絲帶”行動;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堅持常年與殘疾青少年開展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幫教,志願服務數千小時。全區成立11個留守(流動)兒童服務中心,招募愛心媽媽、知心姐姐、陽光伙伴等各類巾幗志願者586名,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370對。

  為了確保公益活動規范化,該區還建立長效機制,該區把志願服務的要求納入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單位測評考核和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職業規范和學生守則之中,確保了各項志願服務活動的有效落實。進一步健全了區、街道(鄉鎮)、社區(村)、文明單位志願招募、管理考核、評選激勵等制度,建立了志願服務總站、分站、服務點三級網絡管理平臺和統一的《道裡區志願者服務檔案》,確定每季度第一個星期日作為全區“志願者服務日”,推動了志願服務活動網絡化、常態化、科學化開展。

  此外,該區還開展“遠教工作進社區”試點工作,在全區19個社區建立了社區遠教服務站(中心),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開展遠程教育教學服務和學用轉化。

  規范行業行為 淨化市場環境

  一座文明城市不僅是城市環境的建設,還包括行業規范、道德規范等多方面的建設。據介紹,道裡區從源頭抓起,在企業登記窗口實行規范化作業,暢通辦照過程,推行網上年檢,認真履行登記注冊程序,確保健康准入、依法變更、規范退出。上半年,該區新發展內資企業1216戶、個體工商戶3252戶。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安全店活動,發揮中央大街“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示范作用,創建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食品安全示范街15條、示范店48家。對批發零售市場、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進行70餘次集中檢查,整治重點區域10處,查處無證食品經營、銷售過期食品等食品違法案件50餘件。同時強化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商品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和廣告市場的監管力度,有效規范了市場秩序。

  據了解,道裡區還開展“食品安全”、“文明餐桌”等宣傳活動,舉辦行業培訓班6期,培訓1200餘人,與400多家經營單位簽訂“食品安全管理”、“店內外環境整治”等方面承諾書,對城區近千家餐飲經營單位進行了拉網式檢查,發出食品安全及環境綜合整治的監督意見書200餘份,規范從業人員行為。在愛建上海街開展“國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街”、“文明餐桌示范街”創建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共減少泔水約30餘噸,餐後打包的顧客增加了約40%。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