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10日訊 不久前發生在五常鳳凰山的“UFO事件”波瀾未平,近日,讀者小劉向本報記者提供了一張圖像上有“不明飛行物”影像的照片。對此,哈工大航天學院教授陳功富稱,這就是“UFO”。
“到此一游”照片中出現不明飛行物
7月24日早,在某建築工地工作的小劉和同事共22人前往鳳凰山景區游玩。其間,小劉用自己的佳能SD750卡片機為同事拍了不少“到此一游”的照片。幾天後,小劉將照片洗出來分發給大家。
一張照片背景上的一個灰色影像引起大家關注。小劉告訴記者,最初以為照片沒洗好,但看了底片後,影像是原始的,後來又以為是鏡頭髒了,但查看了前後照片,都沒有這個影像……
記者見到這張照片拍攝於鳳凰山石海景區,相片中人物後方有大片怪石,在石頭右上方的雲端,有一個呈“一”字形的不明飛行物。在小劉的數碼相機中,記者找到了拍攝該照片時的數據,時間:7月24日15時45分,為程序自動拍攝,速度1/125、光圈9。
工大教授認為,這就是“UFO”
哈工大航天學院教授陳功富仔細看過照片後告訴記者,照片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影像的誘因可能是人造飛行物、發光昆蟲、發光鳥類、不明自然現象、天體誤認等。而小陳拍的不明影像,可以排除以上情況。因此,這應該就是“UFO”。
陳教援說,人眼的視角遺留為25毫秒,對於速度高於25毫秒的物體移動,在人眼中基本沒有影像。而相機拍照時,速度明顯要快,因此一些拍攝者看不到的東西,會在相片上體現出來。
“UFO”再成人們追尋熱點
7月份以來,鳳凰山“UFO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這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前往景區一探究竟的理由。就連提供各類影像資料的市民也多了不少。
陳功富介紹,以往每年他能收到有不明飛行物的照片、錄像近10例。可是今年7月後,就有4位市民提供了“可疑”影像資料,數量明顯增多。
其中,鳳凰山派出所民警報告,在東方林場,有一個青蛙型飛行物,有多人同時見到;一位研究生還提供了一份拍攝於文景街的21秒的錄像,當中兩個球狀紅色飛行物,4秒後,紅色光芒消失,成為白點,隨後快速消失……
除此以外,作為“UFO”的民間研究機構,陳教授每天都要接待不少“UFO”愛好者前來探密。人們好奇地問,“UFO”和外星人,到底確有其事,還是猜想?為什麼會突然這樣多呢?對此,陳說,今年以來,全球觀測到不明飛行物呈“井噴”之勢,在我國南京、重慶、四川等地也有“UFO”觀測報告。至於原因,相關專家正在以理性態度進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