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62歲神勇老太還原救人經過 曾是游泳健將最擅潛水
2012-08-14 08:55:47 來源:生活報  作者:曲顯昊 時繼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楊惠老人向記者展示潛泳時用的腳蹼 

  生活報8月14日訊 幾乎一夜之間,神勇老太楊惠營救兩名落水男子的事跡盡人皆知。一時間,社會各界贊許和感嘆聲不斷。

  一名年過六旬的“小老太太”憑借怎樣的勇氣與力量,在如此危急時刻,將兩名落水“大老爺們”從深水急流中“夾一個拽一個”救出?這樣一位老人有著怎樣的人生傳奇閱歷?針對市民所關心和關注的話題,記者對這位62歲退休在家的神勇老太進行了采訪。

  熱愛運動 笑稱自己正常生活被打亂

  已經恢復精神狀態和體力的楊惠老人,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也沒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你們簡單寫寫就行了。要不是昨天我累得犯心髒病走不了,把人撈出來我就悄悄走了,誰也找不到我。這回我的正常生活秩序全被打亂啦。”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哈市道裡區河柏小區楊惠老人的家中,得知來自其親友和單位的慰問人員,以及孩子同事、同學等已經分好幾撥看望了老人。

  在老人的居室內,在沙發後側牆上掛了很多老人的照片,從這些照片上看得出,老人喜歡健身熱愛運動,與時下一些新潮時尚的年輕人沒有多大差距,就像“老小孩”一樣。老人的一位老姐妹邊女士拿出一個老人用來做美食的工具給記者看,同時還表示,楊惠老人平時還愛好寫美術字。楊惠老人笑著說:“救人不算什麼大事,我以前也救過幾次人,救完轉身就走,這次實在是暈倒了,要不我還能過我正常的生活。”

  回憶經過  坦言曾害怕一人之力難救兩人

  盡管被大家稱為神勇老太,但回憶救人過程,楊惠老人說,她有個瞬間真的感覺害怕了,“我怕以自己的力量無法救出兩個人,連我一起被拽入水底。”

  “小時候,我就經常在事發的那片水域玩跳水,因此很清楚那一帶水很深,但到底有多深,我也是直到昨天救人時心裡纔有了點數。”老人告訴記者,入水前,她以為只有一個落水者。當游到他身邊時,發現他的手垂在水裡。開始還以為是被水草纏住了,當順著男子手臂往下一摸,竟發現他手還握著另一只手。她猛然意識到,水裡還沈著一名落水者。“那一瞬間我確實有點害怕了,怕以自己的力量無法救出兩個人,連我一起被拽入水底。”

  “但恐懼一閃而過,我用手摸了摸另一個人的手臂,發現還沒僵硬,於是就憋了口氣潛入水底,用手托起沈入水中的男子。不料第一次沒托住,三個人一下被水衝散了。在水裡拼命折騰了半天,當時我感覺有些缺氧,心跳加速,只好返回水面換氣,然後再次潛水,雙手抓著落水者的雙腳用力頂向水面。”老人說,“盡管人救上來了,但我在醫院工作,知道必須馬上對落水者進行相應的急救,於是憑著最後一點力氣,給其中一名失去意識的男子做心肺復蘇。那個人緩過來了,我也癱倒下去了,後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壯舉背後 腳傷心髒病不誤救人讓人敬佩

  接受采訪時,楊惠老人倚在沙發上,用手輕輕按摩著右腳。因為2個月前患上了骨刺,讓她錯過了好幾次野游活動,“這兩個月,只要稍一走動,右腳就會痛。”回想起當時急匆匆跑到江邊救人,老人調侃說,“我像小鴨子似的一瘸一拐的,動作肯定很丑!”

  “你還能感覺疼?跑得那叫一個快,都要嚇死我們了!”事後回想楊惠老人跑向江邊的場景,當時在場的老姐妹仍心有餘悸。58歲的米秀珍說,楊老太因為患上骨刺,喜歡鍛煉的她已經很少外出。為了不影響大家的興致,她還是硬著頭皮、一瘸一拐地參加了13日的聚餐。“聽到有人呼救時,坐在一旁的她是光著腳衝過去的,似乎已經忘了腳的疼痛,等我們反應過來,她已經鑽進水裡了。當時萬幸她只穿了件大短褲,也沒穿鞋,因為下水後這些穿戴會給她帶來大麻煩。”

  看到楊惠老人身姿矯健地躍入江中,除了一同聚餐的老姐妹,現場其他目擊者並不知道,這位神勇的老人其實還患有心髒病。

  對此,楊老太並不願和記者提及,她怕已經90多歲高齡的老父親會因此擔心。53歲的王秀玲對記者說:“救人時我們都被她的舉動給嚇到了,加上她跑得太快了,誰也沒攔住,好在最後她沒事,不然我們就太自責了!但她的舉動

  救人行家 講述成功經驗應理性科學施救

  談及是什麼時候練得這好水性時,楊惠老人拿出了一件自己收藏的寶貝,一雙她使用多年的潛水員專用腳蹼。老人看著這件伴她多年的老物件,非常有感觸地講述了她之前3次救人的經歷,“見義勇為不能缺乏理性盲目蠻乾,捨己救人不是最佳選擇,救人應講究科學的施救方法。”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是哈市游泳館游泳隊的一員,後來由於文革中斷了正常訓練,後來又下鄉插隊成了一名知青。這次救人我是憑借多年的游泳本領和水中救援知識,纔得以在危急時刻既救了別人又做到不傷及自身,因為以往那種‘賣一個搭一個’的教訓太深刻了。”楊惠老人說,從15歲救第一個人開始,她就采用既理性又科學的救援方式,“當年在松花江老頭灣水域,我救一名落水掙紮的中年男子時,就在落水者抓住我不放的瞬間,我用胳膊肘猛擊對方鼻梁骨,對方因疼痛松手後我纔得以成功將其安全救上岸。”

  而在13年前的千手佛游泳館和2006年在通達游泳館,兩個男孩因打鬧誤入深水區,一名中年女突然溺水,她都是采取深潛水底後在落水者下方將其托出水面,而潛水是她所會游泳項目中最長的一項。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