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我省"六大工程"提昇幸福感 超50%福彩公益金用於養老
2012-08-16 06:13: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6日訊 記者日前從省政府獲悉,為加快推進我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我省將在“十二五”期間開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連續推進年(2012—2015年)”活動,並全面啟動實施“敬老愛老助老工程”,實現社會養老服務由救助型向福利型、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的轉變,不斷提昇全省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目標:3年後全面

  建立養老保險制度

  在“推進年”活動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我省養老保險、政府供養、高齡津貼等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探索建立生活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和失能護理補貼等養老保障制度。

  要堅持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地位,依托社區平臺,為居家老年人提供豐富的社會化養老服務。要充分發揮市級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示范和輻射作用,為社區助老員提供專業技能培訓。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橕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方案還提出,要優先發展養護型養老機構,公辦養老機構要定位於提供基本服務,堅持新建和改擴建並舉,並積極推行養老機構連鎖化和小型化,避免盲目發展、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任務:六大工程提昇老人幸福指數

  據介紹,為確保“推進年”活動取得實效,結合全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我省將重點實施六大工程:

  實施居家養老服務助老工程: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居家養老管理服務網絡。社區組織協助助老服務員或志願者與轄區“三無”老人、生活困難的空巢和獨居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結成包保聯系對子;全面推廣安裝愛心門鈴、設立“一鍵通”和移動應急救援系統等應急救助機制;支持失能、半失能老人康復器具配置和居室無障礙改造;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敬老愛老助老公約和愛心倡議書,建立社會助老聯盟開展助老活動。

  實施社區日間照料服務工程(“星光計劃”):積極推進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室)建設,力爭到2015年,建設1384個達標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增加日間照料床位1.4萬張。建立“小紅帽孝親敬老服務隊”,打造社區日間照料服務品牌。

  實施公辦養老機構示范工程(“陽光計劃):依托現有市級老年社會福利院,整合當地醫院、學校、培訓中心等社會公共服務資源,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型綜合性公辦養老機構;全面推進機構服務功能向支持民辦養老機構建設、助推居家養老延伸。

  實施失能、失智愛心護理工程:在全省地級城市依托現有大型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服務機構,建設以收養孤老優撫對象、“三無”、五保、低收入和失能老年人為主,兼顧供養、養護、醫護和養老護理員培訓實訓的示范性失能老年養護機構。

  實施縣級社會福利院普及工程(“月光計劃”):在全省縣級行政區域,依托現有的養老服務設施,整合社會養老服務資源,采取公辦民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模式,建設200張床位以上的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到2015年,全省每個含農業人口縣(市、區)都建有一所符合標准的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縣級中心敬老院。

  實施農村養老(“幸福工程”):圍繞農村中心鄉鎮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探索建立鄉鎮“中心敬老院+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鄉村“五保家園+農村社區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模式。

  措施:吸納社會公益資金投入養老服務

  方案提出,有條件的地方要力爭把養老服務項目建設資金和各項政府補貼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並積極吸納社會公益慈善資金,動員民間資本。省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要有50%以上用於養老服務項目建設。

  要利用省內大專院校、民辦和公辦培訓院校,以及民政部和其他省份的培訓基地建立養老服務專業人纔培訓網絡。要通過推行電子政務、建設社區服務信息網、社區呼叫系統等多種形式,並推動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向農村延伸。

  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發展養老機構;要鼓勵社會企事業單位、個人利用改造閑置廠房、學校等興建養老服務設施;要鼓勵社會企業開發、生產和經營老年產品;要支持老年康復輔具、護理用品、自助設備等老年用品的科技創新和研發。

  

 

責任編輯:邵春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