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松在查看蟲害情況。
生活報8月16日訊 近期,黑龍江省多地突發三代粘蟲蟲害,給即將進入成熟期的玉米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今年由於二代成蟲受我省氣候條件滯留黑龍江省,其產下的三代粘蟲已開始啃食玉米葉片,威脅到我省部分地區玉米的產量。為從“蟲口奪糧”,我省多地已開始上演“人蟲大戰”。 根據省植保站調查統計,截至8月13日,黑龍江省大慶、綏化、齊齊哈爾、哈爾濱、雙鴨山、七臺河等6個市22個縣(市、區)玉米、水稻、谷子等作物局部田塊發生不同程度三代粘蟲幼蟲危害,全省達到防治指標面積64.21萬畝。 哈爾濱市農委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關少林告訴記者,今年由於二代成蟲受我省氣候條件滯留我省,其產下的三代枯蟲已開始啃食玉米葉片,威脅到我省部分地區玉米的產量。粘蟲通過啃食玉米葉片可導致玉米產量下降甚至絕產。雙城部分鄉鎮已出現部分地塊玉米葉子全被吃光、只剩玉米杆的現象。 在雙城市公正鄉的玉米地裡,農民王旭生眼看著自家成片的玉米被粘蟲咬得不輕,有的葉片竟被吃光了,十分心疼,“這蟲子四五厘米長,身體黑色,頭頂紅色,專門吃苞米葉。把葉子吃光了,苞米就完了。” 目前,黑龍江省肇州、肇源、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大同、肇東等地部分谷子、玉米、水稻田已發現三代粘蟲幼蟲危害。據了解,蟲害較為嚴重的肇州、肇源、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大同等已有個別嚴重地塊谷子、玉米葉片被吃成缺刻。目前粘蟲幼蟲大部處於2— 3齡,部分已達4齡,即將進入暴食期,屆時將會造成更大的破壞。 據悉,黑龍江省發生蟲害地區農業、技術站等多部門已開展拉網式等方式撲捉、消滅,通過燈光誘殺、噴灑農藥等方式減輕蟲害的威脅。 省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玉米正處於抽穗至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防控的重要時期。為保秋糧豐收,我省將開展地面機械和空中航化作業等統防統治措施,遏制粘蟲暴發危害勢頭。各地在查治枯蟲的同時還需按重大病蟲報告制度要求及時上報蟲情信息,隨時反饋蟲情動態,安排專人值班,即日起每天上報粘蟲發生防控情況。 目前,我省玉米植株高大,田間密閉,防控操作難度大。省農委已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 人病蟲重發區,開展技術服務。 15日,東北農業大學專家赴雙城市希勤滿族鄉受災田地,指導農民防治蟲害。專家推薦藥劑為觸殺性強的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東北農大玉米專家王振華教授稱,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對人畜毒性較小、低殘留,而此時噴撒農藥玉米正處於生長期,等到成熟期後,農藥不會影響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