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治療疾病,蘇大哥每月得吃1000多元的藥物。陳南 攝
東北網8月18日訊 昨日7時30分,記者拎著果籃走近省中醫研究院的透析中心時,只有蘇澤軍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身上的血液順著胳膊上的“針漏兒”導入身旁的透析機。此時,在蘇大哥身上找不到一絲救人的“光環”,有的只是一張浮腫的臉、一個亟待救治的病弱身軀。
“我們看到你們的報道啦!一早上其他患者都在傳看有老蘇的報紙。”郝圓圓,昨天血透中心的值班醫生,她見到記者時稱:“我們無法用醫學解釋,以他的身體狀況到底是怎麼把兩個人救出來的……”郝醫生在蘇澤軍的病床下拿出一本檔案,為記者指著他最近一次化驗單:低血壓、鈣流失嚴重,蘇澤軍的腎衰癥狀在透析前都很嚴重,而這些會導致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抽筋。“他每次做完透析都會躺半小時再起來,因為一動就容易抽筋,可是他竟然能跳進江水裡救人,還堅持了近20分鍾。隨時一次肌肉痙攣,老蘇都有可能上不來。”郝醫生捂了捂胸口,她說她一想老蘇的英勇行為,心裡都會不平靜。
“他手臂上的‘針漏兒’最怕沾水,平時洗澡都必須貼上膠帶,因為感染對於透析患者來說是很可怕的,可他卻跳到江水裡去救人。”每次為他紮針的護士長張翠傑說,老蘇在這透析的兩年多裡,一來二去跟醫生、護士都成了朋友,醫生們聽說他的事跡是又感動又揪心。
“他有心衰、痛風、手腳麻木、無力等並發癥,這樣的心肺功能進行游泳是極其危險的。”該院血透中心主任汪軍對記者說,“老蘇在平日透析時就出現過暈厥,我都是24小時開機,讓他一旦不適隨時聯系我,我只能解釋為,他在救人時身體是處於一種‘忘我’狀態下的奇跡……”汪主任說。
昨日上午,全國腎病醫療中心、省中醫研究院院長王學軍稱,在老蘇今後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除去他本人醫保外,該院還將在中西結合的腎病特色治療方式上,盡最大所能給予他優惠和幫助,目前該院正在為其制訂優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