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市大力推進農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 積極打造服務群眾新平臺
2012-08-19 22:36: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9日訊(記者 侯巍)綏化市大力推進農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采取“一個中心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的方式,及時提供高效、優質、貼心的服務,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進一步改進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方式,拓寬了服務領域,提高了服務效率,得到了農村群眾的廣泛認可。目前,全市共建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75個、村級便民服務站點1143個。

  建設服務陣地。由縣鄉投入資金,利用鄉鎮辦公場所或文化服務站,在每個鄉鎮建設一個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中心。根據鄉鎮站所職能和群眾需求,在服務大廳內分類設立10至20個服務窗口,每個窗口配備1名鄉鎮站所乾部負責接待和現場辦結,並掛牌公示承辦的具體事項,群眾辦事一目了然。個別地方還安裝了電子查詢觸摸屏、LED電子顯示屏幕和電子監控系統及“民情在線”網絡平臺等配套服務系統,設立辦事指引牌、飲水機、書櫃等便民服務設施,努力為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寬敞舒適的服務環境。同時,在村級活動場所設立代辦站,在村組設立代辦點,村三職乾部和村民小組長兼職代辦員,實行雙休日值班制,隨時接受群眾申請,確保全天候服務群眾。全市累計投資2300餘萬元用於鄉村便民服務中心(站點)建設,建立起覆蓋城鄉的便民服務網絡。

  明確服務職能。打破鄉鎮各站所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行業壁壘,突破行政編制的束縛,把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財政、經管、土地、水利、林業、民政、計生、文化、廣播、司法等近20個站所100多項職能進行整合,分別選派工作人員進駐便民服務中心辦公,為農民群眾提供文化廣播、民政救助、計劃生育、惠農補貼、證照登記、合作醫療、勞動保障、供電供水、政策諮詢、信訪接待、司法信訪等方面的快捷服務,開展“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使群眾進一道門辦“多家事”。各縣(市、區)對涉農縣直部門職能事項進行梳理,將能夠下放到基層辦理的事項都下放,不能完全下放的派出骨乾人員定期進駐便民服務中心進行辦理。全市共受理惠農補貼、民政救助、證照辦理、醫療保險、政策諮詢等具體辦理事項15861項,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4805個。

  嚴格服務流程。按照群眾申報、窗口受理、全程代理、承諾辦結的工作步驟,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周期,提高辦事效率。在受理階段,群眾填寫《便民服務申報表》,工作人員根據申請事項填寫《便民服務代理單》,並告知申請群眾辦結要求和辦結時限。在承辦階段,在工作人員職責范圍內,做到當場辦理。對需領導簽批的,由工作人員負責聯系,待事項辦理完畢後,及時向申請人反饋,直至滿意為止。此外,在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各村代辦點,全面開通民情服務“110”,對群眾來電事宜,認真解答。對有特殊原因,群眾不能到中心或代辦點辦理的事項,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工作人員到群眾家中直接辦理。全市共直接上門代辦服務1209項次。

  強化服務監管。積極推行陽光服務,通過懸掛辦事流程、公開監督投訴電話等形式,對服務內容、辦事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准和聯系方式進行公開,制作工作人員崗位公示欄,將人員的姓名、職務、職責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制定便民服務中心考核管理辦法,推行首問負責、服務承諾、一次告知、限時辦結、責任追究、否定報備等制度,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務大廳設立征求意見箱,張貼工作流程圖和辦事指南等,公布辦理程序和監督投訴等內容,使廣大群眾“一看便知、一問便明、一查便懂”,到乾部明白辦事,群眾放心辦事。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以來,群眾服務滿意率達到98.7%。

  延伸服務觸角。針對一些群眾出行不方便的實際情況,在農村社區試點村建立中心村便民服務站,每周確定1個固定代辦日,由鄉鎮派乾部到村裡集中辦理業務,受理范圍輻射到附近村屯。在沒有開展便民服務試點的村建立代理服務站,確定1名村乾部或大學生村官作代辦員,群眾需要辦理的事項可委托給代辦員,由代辦員登記受理,每周到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從而真正實現便民服務工作全覆蓋。為充分發揮有能力、有專長的黨員在服務群眾方面的作用,以農業技術人員、種養加能人、科技示范戶為主體,圍繞產業示范、勞務輸出、生產技術、維護穩定、政策宣傳等方面成立便民服務隊,發放服務卡,公示服務內容和聯系方式,使服務方式更加多樣靈活。全市組建助民服務隊1176支,組建民情信息員隊伍49支。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