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0日訊 在幾位志願者哥哥姐姐的陪同下,彤彤通過網絡視頻向外地打工的父母匯報自己新學習了哪些特長和課程,又去了哪座城市,參觀了哪個科技館。與彤彤一樣,在哈市365所學校就讀的5萬名農民工子女,在『七彩課堂』的幫助下,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纔藝,傾訴了煩惱。
據調研結果顯示:城市農民工子女多數由於父母繁忙,缺少必要的功課輔導和興趣愛好的培養,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容易對城市生活不適應或產生排斥。這導致學生心裡自卑感較強,表達能力較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學習成績整體不高。這些孩子的願望最多的是想去看場電影,想去爸爸媽媽工作的城市看看,想學電子琴……
針對這種情況,團市委提出了『結對子』方法,即由市直機關團組織或個人、高校團組織或個人共同幫扶農民工子女。組建了730個青年志願者隊伍,11萬名志願者與365所學校的5萬餘名農民工子女結成對子。志願者隊伍開展了『七彩課堂』活動,課堂適度減少了學業輔導的課程安排,重點設置了繪畫、音樂、手工制作、電腦操作、足球、籃球等課程。還在學校開展課業輔導、防火防電知識講座,開通親情熱線。同時不定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看電影、參觀科技館等活動。來自林業大學的周功武作為『哈爾濱市優秀志願者』,他的感慨是:『孩子們已經成了我不可割捨的一部分,雖然能力有限,但我要用全部熱情裝點他們快樂的童年』。
半年多來,哈市成立了兩所由志願者任教的『七彩課堂』農民工子女假期學校,12個『七彩課堂實踐教育基地』,建立了18個『七彩課堂農民工子女活動中心』,舉辦了500餘場『七彩課堂』專題心理輔導講座,開展20場動漫大篷車進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