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26歲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將首次大修 還能安全通車30年
2012-08-22 07:43:23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焱麒 張清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右)

  生活報8月22日訊 據哈市城管局道橋辦新聞發言人葛玉春透露,23日起,哈市道橋部門計劃用半個月的時間,對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也稱老橋)的5道超期服役的鋼制伸縮縫進行更換,並對破損橋面進行碎修碎補。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此次大修將采取夜間施工的方式。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已建成通車26年,以前迫於交通壓力想修而不能修,現在有了松浦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西橋、陽明灘大橋、四方臺大橋當“替補”分流車輛,終於可以喘口氣“安心”地大修了。

  伸縮縫破損嚴重?當聲不絕於耳

  日前,道橋專家和相關技術人員現場體檢發現,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的5道伸縮縫中,有2道破損非常嚴重,鋼蓋板斷裂且發生嚴重變形,橡膠層已磨光並脫落,致使車輛通過時,鋼板與橋面間響動聲音巨大,另外3道伸縮縫也存在類似問題。橋面上遍布顏色不一的瀝青“補丁”,也需要盡快進行維修。

  記者從哈市城管局道橋部門了解到,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於1986年9月建成通車,是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結構,此次大修系該橋首次全部更換5道伸縮縫。伸縮縫是分段連接橋面的主要骨骼,受天氣因素的制約,鋼制建築物有熱漲冷縮的特性,因此需要有多個伸縮縫分段連接超長的橋體。

  過江交通“一肩挑” “手術”拖延11年

  一般而言,像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這樣的過江大橋,連續通車使用15年之後,就應該進行大修,但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建成26年後纔能首次大修。

  據哈市交管部門統計,在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期間,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作為哈市過江交通中唯一不收費的橋梁,每小時車流量突破了6000輛,遠遠超過當初設計的3200輛。在2008年5月29日,哈市城管局道橋辦邀請橋梁專家對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進行了會診,結論是大橋橋墩、梁柱等主體基本健康,但橋面和5道鋼制伸縮縫等急需外科手術式大修。

  這次權威的問診被延後到4年後的當下纔能實施,原因不是不想修而是不能修。在松浦大橋通車之前,哈爾濱95%以上的過江交通流量壓在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肩上,大修在巨大的過江交通壓力面前根本就不可能實施。2008年6月,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進行了4天維修,雖然相關部門沒有將橋面交通全面封閉,但半封閉的限行仍讓過江通道凸顯局促,繞城高速松北與群力、瓦盆窯、朝陽出入口排起了長達兩公裡的車龍……據相關部門測算,在大橋限行的4天內,至少有60萬人和大約30萬輛車被迫通過繞城高速、輪渡等方式過江。

  及時維修破損至少還能用30年

  為給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減負,同時讓過江交通不再擁堵,本報曾歷時4個月,推出了《助推冰城過江交通提速》大型報道,促使設立過江浮橋的建議被哈市政府采納。過江浮橋於2009年11月15日建成通車,在其後的502天中,使大約186萬輛機動車過江暢行無阻。

  浮橋功成身退不久,2010年10月13日,松浦大橋建成通車。隨後,松花江公路大橋西橋、陽明灘大橋也相繼建成通車,再加上繞城高速上的四方臺大橋,哈爾濱的過江交通步入良性循環的佳境,為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的大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據哈市道橋辦相關人士介紹,此次松花江公路大橋東橋大修工期預計半個月,全部更換了鋼制伸縮縫並修補橋面後,筋骨強健的大橋將迎來第二春。大橋維修後,通車期間再次出現構件破損時,如果能夠處理得當並及時維護,至少再安全通車30年不成問題。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