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訊 8月19日,省委書記吉炳軒深入綏化市肇東、安達田間地頭檢查玉米粘蟲防治工作,看望工作在防蟲一線的乾部群眾,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吉炳軒強調,各地、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增強粘蟲等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幸心理,迅速行動起來,廣泛發動群眾,全面排查蟲害情況,集中抓好統防統治,爭分奪秒『蟲口奪糧』,確保今年糧食再獲大豐收。
副省長呂維峰以及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綏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清文,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金會,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桂芝,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王興彪等陪同檢查。
朱清文、王金會向吉炳軒匯報了綏化市當前『三代粘蟲』防控情況。自8月2日病蟲害發生以來,綏化市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開展粘蟲防治工作,做到了思想認識、廣泛發動、防控措施、物資保障、輿論宣傳同步推進到位,在全市形成了蟲子不死、作業不停、防治不止的高壓態勢。在蟲害發生區進行24小時密切防控,組織人員,用自走式高稈機、風送式高效遠程噴霧機進行噴灑,防止蟲害擴大蔓延。並經省農委的積極協調,為肇東市調配了3架飛機進行『飛防』作業。目前,『三代粘蟲』防治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肇東市太平鄉和安達市中本鎮,吉炳軒走進植株已達三米多高的玉米地裡,仔細查看玉米籽粒定漿飽滿程度和粘蟲危害情況,對綏化市采用高稈機噴霧、飛機航化作業等手段消殺撲滅粘蟲和采用挖溝、打隔離帶等方法防止粘蟲轉移擴散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吉炳軒強調,各地要將當前田間管理重心迅速轉移到三代粘蟲防治上來,選派技術人員及農業乾部,深入農戶、田間分片包乾,實施拉網式普查,逐塊田排查粘蟲發生情況,確保不留死角。要集中力量進行綜合防治,對蟲害較重的地塊,擴大飛機航化作業面積,使用大型噴霧機加農炮、自走式高稈作物噴霧機和背負式彌霧機等藥劑機械,進行統防統治;對蟲源密度較小的地塊,組織發動農民進行人工滅蟲,做到除掉一只是一只、保護一株是一株;對已經發生三代粘蟲的縣市,集中藥械、集中人力、集中物資,嚴看死守,打好殲滅戰,努力把蟲害損失降到最小。各級領導乾部要帶頭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協調解決防蟲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下轉第二版)
農業部門要采取電視、廣播、手機短信和農技『110』等形式,宣傳粘蟲暴發危害性、防治技術和安全防控措施,及時發布蟲情動態信息,特別是要引導農民選用高效低毒藥劑,指導他們把握噴霧時間,嚴格做好防毒保護,確保人身安全。
在太平鄉現代化灌溉模式示范區,吉炳軒還詳細了解了肇東市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做法。肇東市委書記張亞中說,按照省委提出的『八化』方針,肇東市多種形式推進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推動現代化大農業建設進程,實現了由小四輪變成大農機,小白龍變成大噴灌,小農戶變成大合作,小規模變成大基地,小站所變成大合作的轉變。無論是種植、防治還是效益,現代化大農業設備農業效用凸顯。
隨後,吉炳軒來到肇東農用機場,看望正在進行航化作業的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機務人員。當得知3架農用飛機已連續4天開展航化防蟲作業,他高興地對機務人員說,你們辛苦了,省委省政府感謝你們,廣大農民朋友感謝你們。吉炳軒叮囑農業部門負責同志,要根據今年的氣候特點和病蟲發生規律,加大普查力度和頻率,加強病蟲監測預警,及時准確掌握粘蟲、稻瘟病等發生趨勢和動態情況,及時組織專家會商分析,發布預警信息到村到戶。吉炳軒強調,農作物病蟲防治要堅持"防重於治和治早、治小、治了"原則,堅持統防統治、科學防治、安全防治,實現有蟲面積應防盡防。要動員全省人力物力,迅速撲滅蟲害,奪取黏蟲防治全面勝利。要把病蟲害防治與秋整地結合起來,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防治,預防明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
"蟲災如何、什麼時間發現三代粘蟲、防治蟲害做了哪些工作,目前狀況怎麼樣?"下午,吉炳軒走進安達市中本鎮玉米高產示范田,就詳細詢問這些情況,在分布圖上詳細的查看三代粘蟲分布情況,當得知示范區配備了八臺自走式高稈作物噴霧機,已將玉米全部噴灑了一遍,粘蟲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的情況後,吉炳軒點頭表示滿意。
他握住農技人員的手深切的說,安達的玉米高產示范田發展的很好,現在正值玉米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要高度認識粘蟲的集中隱蔽及暴發危害特性,進一步鞏固防治成果,將各項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將蟲害損失降到最低。在此基礎上,要認真研究科學預防蟲害的有效措施,開展冬季滅蟲工作,農技人員要認真研究當地蟲害情況,組織指導農民實施深翻整地,選用對人體和作物無害的藥物施入土壤,並采取拌種等辦法,有效滅殺蟲卵,防控蟲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