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訊 凝結中阿深厚友誼,唱響異域藝術神韻。8月21日,『意會中國』第三屆阿拉伯藝術家訪華(伊春)采風作品展在伊春市圖書館開展。來自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的11位知名藝術家為林城百姓帶來了一場藝術與視覺的饕餮盛宴,50餘幅充滿鮮活中國印象、風格雄渾、繪畫技法精湛的佳作,成為中阿友好交往的文化記憶。
據悉,『意會中國』第三屆阿拉伯藝術家訪華(伊春)采風作品展,由文化部主辦,黑龍江省文化廳、伊春市政府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聯合承辦,伊春市文廣新局協辦。展覽從21日起至本月30日結束。此次阿拉伯國家藝術家訪華采風創作的作品將由文化部和伊春市進行收藏,為今後持續開展中阿文化交流留下寶貴財富。
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伊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愛文,黑龍江省文化廳副廳長王珍珍出席開展儀式並剪彩。
伊春市領導安虎賁、李龍吉出席開幕式。
趙少華在儀式上致辭,並親自為11位藝術家頒發收藏證書。她說,中國與阿拉伯各國風雨同舟、休戚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幻,中阿人民的友誼不會變,永遠是好朋友、好兄弟。加強與阿拉伯國家文化交流,已成為中國政府全面提昇與阿拉伯國家友好關系的重要內容,作為『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的重要品牌性文化活動,希望阿拉伯各國知名藝術家通過來華采風,與中國同行切磋交流,創作高水平的藝術作品,增進中阿人民的友誼,為中阿發展戰略合作關系增添文化內涵。
王愛文在致辭中說,伊春素有『中國林都』、『紅松故鄉』、『恐龍之鄉』和『天然氧吧』的美譽。這裡是中國大森林文化和生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凝重古朴的紅松文化、神秘悠遠的恐龍文化、激情澎湃的創業文化、享譽盛名的生態文化、山水獨具的旅游文化,為伊春這片熱土積淀了深厚的人文韻味,增添了無限的神奇和魅力。中阿論壇『意會中國』阿拉伯藝術家中國采風活動,是推動中阿文化深入交流的一項國際性文化盛事,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能夠承辦本屆活動,不僅為伊春提供了一個向世人展示林區特色文化的窗口,更為伊春搭建了一個與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平臺。我相信通過此次活動,必將使國內外更多的友人了解伊春、鍾情伊春,更多地到伊春觀光旅游、采風創作,共同分享大森林賜予我們的藍天碧水、如畫風光,共同分享幾代林區人傳承的創業精神和文化烙印,也必將推動大森林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此次邀請來華采風創作的11位藝術家分別來自阿爾及利亞、巴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敘利亞和突尼斯11個阿盟成員國家。展出的作品分為旅行寫生和畫室創作,種類包括油畫、丙烯、混合媒介等多種繪畫手段,風格可略分為具象唯美及抽象表示,總體上體現了當今阿拉伯世界不同區域的不同畫風。
儀式結束後,王愛文及與會嘉賓與伊春繪畫藝術愛好者一同參觀了畫展。阿拉伯國家藝術家們傾情創作的展示伊春風光的作品『林中之花』、『五營之湖』、『伊春風光』、『白樺林』以及展示中國印象的作品『故宮』、『祝福』、『永遠』和『中國印象』等,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藝術無國界,此次繪畫藝術展是中阿人民心靈的對話,不僅會增進我們對阿拉伯國家文化的了解,還將對伊春市藝術家創作水平的提昇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