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63萬志願者構築和諧家園 薪火相傳用行動『創城』
2012-08-23 08:08:0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季佳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3日訊 “愛心門鈴”、“雷鋒鞋匠”、“夕陽紅服務隊”……這些親切的稱呼,冰城人耳熟能詳;王廣君、孟廣斌、洪潤浩……這些朴實的名字,冰城人記憶猶新。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響亮名字——志願者。

  18年前,哈爾濱市青年志願者行動在全省率先發起,幾十個學雷鋒活動小組叫響了首批志願者行動;如今,哈市已注冊志願者63萬餘人,志願者服務已延伸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昇自己。”不斷壯大的志願者隊伍,用熱情和汗水匯成愛的洪流,不僅構築起冰城和諧家園,也讓哈爾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步履更加堅實有力。

  志願明星感動冰城

  自“創城”以來,哈爾濱市志願者群體發展壯大,擴展到社會的各個年齡層,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在社區公益事業、農村扶貧開發、搶險救災、環境保護、社會大型活動及在維護和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星火燎原,聚沙成塔,愛的奉獻匯成滾滾洪流,感召著每一個哈爾濱人。據統計,目前全市已注冊志願者63萬餘人。這其中,湧現出一個個讓冰城感動的閃光印跡——

  1996年,“陽光老人”李坤纔等16位熱心公益事業的老人發出倡議,成立“夕陽紅義務服務隊”,被譽為“文明使者,老年楷模”;

  “雷鋒鞋匠”孟廣斌多年來一直免費為貧困學生修鞋,先後獲得國際、國家及省市“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患有先天性輕微腦癱的青年洪潤浩建起了由大學生專門為困難家庭和殘疾人家庭子女義務補課的“溫馨小屋”,開通“潤浩愛心服務熱線”,洪潤浩當選省“十佳和諧之星”……


  志願服務擴展至“虛擬空間”

  今年是哈爾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全面創建啟動年,志願服務工作也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按照《全國志願服務工作測評體系》的要求,我市更加注重隊伍陣地建設,進一步健全了組織機構,重新調整全市志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由文明辦牽頭,工、青、婦等28個部門共同參與的哈市志願服務活動領導小組。

  在全市志願者注冊的基礎上,我市加大力度推進志願服務管理系統發布活動信息、組織志願者報名及記載志願服務時間工作。同時健全志願者服務隊、站、點體系,在各區、街道、社區逐級成立學雷鋒志願服務大隊、學雷鋒志願服務分隊和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形成了志願服務工作的網格化。

  我市的志願服務甚至還擴展到“虛擬空間”,通過組建網絡文明志願者隊伍,開設志願者QQ群,組織動員文明志願者參與到我市創建文明城的輿論引導、信息及博客的發布,實現了志願服務的全覆蓋。

  愛心互助薪火相傳

  今年以來,圍繞“關愛他人”,哈爾濱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志願服務基金會,組織各級文明單位獻愛心籌集資金,目前已從基金會劃撥100餘萬元用於開展愛老助殘、扶貧濟困等志願服務活動。在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的“讓空巢老人在尊重和關愛中享受晚年”募捐活動中,全市1400餘家文明單位捐款470萬元,居全國省會城市之最。

  圍繞“關愛社會”,哈爾濱市組織志願者開展了“美化環境我參與”、“攜手共建文明庭院”、“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勸導文明交通”、“學雷鋒樹新風、冰城文明大行動”、“我們的節日”、“火紅七月火熱愛心”志願服務周活動等,空巢老人心貼心溫馨行動、與留守兒童手拉手成長行動、與農民工肩並肩解懮行動、對殘疾人幫一幫扶助行動”等13項具體的關愛行動。

  圍繞“關愛自然”,市文明辦、哈爾濱日報聯合開展“我是文明風景線”活動,組織5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到一湖三島和松花江沿岸撿拾游人丟棄的垃圾,保護環境。市直機關100餘家單位聯合開展“關愛自然義務植樹”活動,在天恆山風景區栽植樹木1萬餘株。

  愛心互動,薪火相傳。這些內容豐富的志願服務活動,不僅激發了廣大市民的參與熱情,使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的人數呈滾雪球式迅猛發展;也普及了“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有力地促進了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