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 目前七臺河市玉米、水稻處於灌漿期,大豆處於鼓粒期,生育進程同步於常年同期。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秋霜與常年相比將提前,甚至早於去年。為使農作物在霜期到來之前安全成熟,按照省農委、市農委作出的“搶積溫、促早熟、增粒重、保豐收”的重要指示精神,現就加強管理促早熟提出有關技術措施如下:
一、科學施肥,加快生長。
要做到因作物、因地塊噴施肥料,促進農作物早熟快長。玉米、大豆要抓緊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腐殖酸類肥料等葉肥,加快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水稻要適量追施硫酸鉀等鉀肥,葉面要噴施磷酸二氫鉀,壯杆促熟,防止倒伏、貪青晚熟和病害發生。有條件的鄉鎮要加強與周邊農場聯系,努力擴大大機械噴肥面積。
二、強化管理,促進早熟。
水田要突出搞好水層管理,實行淺、濕、乾間歇灌溉,以乾為主,前水不見後水,促根保葉,加強光合作用,增加乾物質積累。同時要割淨池埂雜草,促進通風、透光。井灌區應采取設曬水池、延長灌水渠、渠道覆膜等井水增溫技術,避免井水直接進田,延遲水稻生育。要適時早斷水,促進水稻提早成熟。旱田作物要及時放秋壟、拿大草,增加透光和通風能力,加快作物成熟。尤其是玉米要落實割除空稈、病蟲無效植株和無效穗,站稈扒皮晾曬等措施,實現早熟高產。對確無可能成熟的貪青晚熟地塊,要做好青貯准備,收割玉米秸稈作青貯飼料。同時,各個作物要因地制宜,適時晚收,促進後熟,脫水提質,改善品質,增加產量。
三、防范災害,減少損失。
重點做到“三防”:一是防病蟲。加強以水稻稻瘟病、玉米三代粘蟲、大豆蚜蟲等病蟲害為重點的病蟲害防控,統防統治,早防早治,防止和減少損失。二是防旱情。有條件的地塊發生旱情立即組織澆灌,加快作物灌漿鼓粒,提高成熟度。三是防早霜。要做好防早霜的物防技防措施准備,密切關注氣溫變化。霜凍來臨前,組織農民大面積噴施矮壯素等抗寒制劑,增強作物抗寒能力。一旦發生霜凍,可用熏煙法、灌溉法、噴霧法、防護林法、覆蓋法等增溫或減緩降溫速率等方法來防御霜凍、減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