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記者 高長利)8月8日,“研究設立綏芬河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被列入由國務院批准發布的《中國東北地區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規劃綱要(2012—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這也標志著綏芬河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正式上昇為國家戰略。
綏芬河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進一步擴大沿邊開放城市後,實現了由省級通貿興邊試驗區向國家級沿邊開放城市的歷史性轉變和跨越。此次綏芬河申報建設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基礎條件較為完備。一是較強的經濟和貿易實力,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始終佔黑龍江省1/3以上,佔全國對俄貿易額1/10以上,口岸過貨量佔全省70%以上;二是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日益完善的交通條件,2011年9月哈綏高速公路已全線貫通,濱綏鐵路牡綏城際快速鐵路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三是對外具有優越的資源和市場環境;四是完備的口岸設施和良好的生活環境;五是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產業基礎;六是擁有豐富的開放經驗和多元化的開放平臺。
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是國家選定有區域發展特點的沿邊口岸,確定為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目前已被國務院批復確定為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有廣西東興、雲南瑞麗、內蒙古滿洲裡三地。此次綏芬河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列入《綱要》,是東北三省唯一沿邊口岸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不僅面對俄羅斯遠東地區,通過東北亞這條大通道,還將連接日、韓以及北美等國家。
為了綏芬河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能夠早日列入國家戰略,綏芬河市委、市政府多次“跑省進京”,到省發改委和國家發改委匯報,並與國家相關部委溝通,爭取上級部門和國家層面的支持。在省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8月8日,“研究設立綏芬河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列入由國務院批准、國家發改委東北司組織編寫的《綱要》。
參照其它已批復的試驗區建設經驗,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過程中,綏芬河市將享受“先行先試”權。一是在對綏芬河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對黑龍江乃至東北地區有重要示范作用的體制創新和制度設計上先行先試;二是在對外合作實施人員、資金、交易、投資、運輸便利化上先行先試,包括在黑龍江對東北亞經濟合作方面上先行先試;三是在投融資體制上先行先試;四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合作上先行先試;五是在對東北亞區域合作上,先行先試。
綏芬河建設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將進一步拓寬開發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綏芬河“無水港”的獨特優勢及對俄和東北亞開放的戰略節點作用,推動我國開放從沿海到沿邊、從東南到東北的戰略轉移。同時,對沿邊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富民安邊、低碳經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示范作用。
綏芬河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做好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發展規劃和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爭取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