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樺陽遺址出土萬件石器
2012-08-29 07:19: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呂謖記者董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為考古發掘現場。呂謖攝

圖為考古發掘現場。呂謖攝

  黑龍江日報8月29日訊 近日,從浩南公路考古發掘隊傳來喜訊:歷時近三個月的時間,該發掘隊已從南岔樺陽遺址發掘出12774件古代石器。這些出土石器包括矛頭、陶片、尖狀器、刮削器、石葉、石核以及瑪瑙制品等,其密集度和年代跨度在我省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

  樺陽遺址是2011年7月浩良河至南岔公路昇級改造工作進入籌備階段,由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浩南公路沿線文物調查中發現的。當時在地表之上采集到一些石器。根據采集到的文物特征,初步確定為舊石器時代遺址。由於公路建設需要,報請有關部門批准後,決定對該遺址進行發掘。今年5月28日,由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伊春市文物管理站等聯合組成的浩南公路考古發掘隊,對該遺址進行正式發掘,這也是黑龍江東部地區第一次對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正式發掘。

  8月19日,考古現場,在一個個正方形的探方內,挖掘人員用尖狀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每發現一個遺物都會插上一根標簽。當天,發掘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樺陽第一寶”出土。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學博士李有騫興奮地說:“這件石器保存完整,刃部被磨制,一頭尖,一頭扁平,初步判斷是一件鑿子。在舊石器時代地層中發現局部磨制石器,對探索磨制石器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說它是‘樺陽第一寶’絕不為過。”

  樺陽遺址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目前正重點對公路擬建工程之內的遺物進行發掘,發掘面積850平方米。據考證,該遺址距今約2000年至20000餘年之間。李有騫說,樺陽遺址面積大,遺物密度大、年代跨度大,堪稱“石器制造廠”;而且該遺址不是一個石器粗加工廠,而是一個精細加工石器的制造廠。隨著大量石器的出土,還發現了石器“手斧”,這在黑龍江省還是首次。通過對這些出土遺物的初步判斷,該遺址包含四個時期的人類活動跡象,即漢魏時期、新石器時代、新舊石器之交時期和舊石器時代晚期。

  據專家介紹,樺陽遺址目前沒有發現墓葬、房址,不過發現了極少量的灰坑。據推斷,灰坑是用來堆放垃圾用的。另外,在不同的地層中還發現能夠嚴絲合縫進行拼接的石器。更有意義的是,樺陽遺址同時發現新石器和舊石器兩個時代的遺物,以前在我國兩個石器時代相疊加的文化遺址非常少,只在最近十年間,江西、湖南、河北、河南一些洞穴裡發現了這樣的遺址。樺陽遺址的發現,將小興安嶺地區有人類活動的歷史上推到了一萬年以前,對了解和研究東北亞地區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生活方式和文化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另外,樺陽遺址處於小興安嶺地區湯旺河流域,當時這個范圍是華北地區到美洲的重要通道,也是西伯利亞至朝鮮半島,再到日本列島經過的重要通道,南岔樺陽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小興安嶺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空白,對研究東北亞地區舊石器晚期古人類遷徙和古文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