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 『布拉萬』走了,哈爾濱人經受住了這場暴風驟雨的洗禮。雨過天晴,人們在思索,是什麼凝聚起眾志成城的力量,抵御了這場有氣象記錄以來影響最大的臺風,抵御了這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降雨?
一些人或許不知道,迎戰『布拉萬』的決戰,開始於風雨未至。早在27日,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就對應對准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隨後召開緊急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在很多市民不確定風雨會不會來、有多大的時候,哈爾濱的城市機器已經高速、高效運轉,無數人為了保護這座城市枕戈待旦、徹夜不眠。
『堅決保衛市民生命財產安全』,這是城市管理者迎戰『布拉萬』時的堅定理念。有了這樣的理念,纔有了電臺、電視臺、短信、網站不斷發布預警信息,纔有了防災督導組提前趕赴各區、縣(市)指導督促應對工作,纔有了市政府應急指揮平臺提前對易澇地段進行24小時監控,纔有了排水人員和設備提前抵達易澇區待命……
『我在搶險,沒有時間』,這是記者29日采訪眾多相關部門領導時,得到的驚人一致的回答。電話那端,風聲裹挾著雨聲。大雨中,市民被提醒盡量少出門。可這座城市的各級管理者,卻從一處易澇點趕到下一處易澇點,查看了一處又一處險情,指揮搶險,部署抗災救災工作。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同樣分赴一線、靠前指揮,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理念是行動的發動機,行動是最好的集結號。正是有了為民保平安的堅定理念,纔有了積極有效的應對,纔有了緊張有序的運作;而20多小時雨中堅守的身影,前後數天的緊張勞碌,則成為無形的感召。風雨中,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而生,城市歸屬感和依賴感由此而生,萬眾一心的力量由此而生。
『為民』二字,正是冰城人眾志成城應對『布拉萬』的聚力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