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城市設施管護人員晝夜奮戰 一周內清井平路扶正大樹
2012-08-31 09:39:0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胡玥 趙琪 劉姝媛 徐光勝 趙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關注災後恢復

  東北網8月31日訊 臺風“布拉萬”離開後,哈爾濱市市政設施工作人員全力搶修在臺風暴雨中損壞的城市設施。30日,排水、道橋、綠化、環衛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晝夜兼程,堅守一線繼續搶修、排險,將在一周內扶正雨中倒伏樹木,完成排水、道橋設施雨後維修養護等工作。

  全面檢查排水設施

  澇片雨水井3天淘清

  “布拉萬”臺風暴雨過境,解除險情的城市排水部門又開始全面對排水井、地下排水管線進行檢查。30日清晨,全市各主城區的排水人員再次來到暴雨中發生內澇的58處區域,逐一查看這些排水設施是否存在問題。

  哈爾濱市排水公司道外分公司經理劉建平介紹,29日,除二十道街、十四道街等易澇片在暴雨中出現積水外,一些非易澇點位也在暴雨中發生了小范圍積水。經過30日上午兩個小時的全面檢查,他們發現是其他部門在管道施工時將排水管線壓斷,造成了排水不暢。劉建平表示,將盡快協調道橋、交警等部門將地面挖開,將斷裂管線修復。

  據悉,由於此次暴雨後排水設施內聚積的淤泥污物較多,清淘工作已經在30日清晨開始進行。3天內將把21處易澇區的雨水井清淘完畢,然後逐漸向其他區域推進,預計一周內可將所有出現積水路面的雨水井清淘一遍。

  晝夜修補破皮道橋

  一周內恢復路面原貌

  受到暴雨的衝刷和浸泡,哈爾濱市一些道路橋梁設施出現了外表脫落、坑槽等局部損害。市道橋處橋管所的50多名維修人員連夜拉運混凝土、沙石等材料,搶修破損點位,3天兩夜沒下一線。

  哈爾濱市道橋處橋管所負責人介紹,因此次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哈爾濱市一些人行道、車行道出現了一些坑槽,一些設施的大理石、隔音屏上留存了淤泥。為此,橋管所的50多名搶修人員利用白天集中修補脫落、下沈、坑槽的點位,重新鋪裝損壞的人行道步道板,進入夜晚後,繼續對設施衝刷清洗,迅速恢復原貌。

  30日,道橋維修人員全面檢查了發生積水的橋梁設施,針對一些擋雨牆上出現的脫落現象開始隨壞隨修。目前,全市需要維修的點位約100餘處,維修人員將在一周內完成此項工作。

  拉直5400株倒伏樹

  多數扶正後可成活

  暴雨中,哈爾濱市城區行道樹、街側綠地、公園綠地樹木根部土壤液化、濕陷,造成樹木傾斜、折枝、倒伏現象,倒伏折枝多為速生楊、柳樹種。截至30日10時,此次強風暴雨天氣已造成全市近500條街路出現樹木倒伏、傾斜、折枝,共計倒伏樹木6939株,發生傾斜、折枝樹木15905株,其中有扶正救治價值的樹木5400餘株。

  30日上午,記者在和興路哈師大門前路段看到,道路中間綠化隔離帶內的數十株楊樹發生了側傾,有的與地面形成了30度角。據了解,該路段是哈爾濱市樹木發生倒伏現象較為嚴重的區域。記者看到,綠化工人將繩子繞過傾倒小樹的主乾分杈點,10多人用力拉住繩子的一頭,將傾倒的小樹拉直。10名工人1個小時纔能扶正近20棵小樹。利用工程車系繩拉拽,一夜可拉直10株大樹。市城綠辦還統一制作了鋼制護架,用於支護固定樹木。

  據悉,29日開始,園林部門以“保交通”的原則,對少部分倒伏在主乾街路上無法人為移動的樹木進行了伐除清理。綠化人員告訴記者,在扶正樹木前,要查看傾倒樹木根系的受損情況。一般情況下,傾倒樹木的根系不會全部暴露出來,在土中的根系仍較大、較完整,扶正後基本都能成活。如果根系完全暴露且受損嚴重、土坨較小,綠化人員將把樹木伐除。但由於樹木倒伏後,根系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扶正後將修剪樹冠,防止再次發生倒伏,保證其成活。目前經過連續兩天兩夜的搶修,我市仍有一些樹木等待扶正,此項工作預計在一周內完成。


 

  連夜清掃水衝街路

  雨後死角一個不留

  “雨後即清”是哈爾濱市精細化環衛保潔的要求。全市各區環衛部門恪守這一標准,在暴雨停止的一個小時後,環衛工人便全部出現在城市街頭,開始全面清掃水衝街路,解決淤泥、樹枝造成的問題。

  記者從南崗區城管局了解到,29日下午,南崗區連夜出動了50班次機械對全區路面水刷見底。環衛人員包片分組,集中清掃了大雨衝走的垃圾和折斷的樹枝、樹葉。經過一個夜晚的作業,近20噸的垃圾被清運處理,第二天城市街頭潔淨依舊。

  排水

  道橋

  綠化

  環衛

  借鑒群力新區“平立結合”排水方式

  道裡易澇地段將增排水口

  經過一場大暴雨的考驗,群力友誼西路“平立結合”的排水方式被證實可有效增加收水面積、提高收水速度。記者昨天從道裡區獲悉,該區提出將借鑒友誼西路排水改造做法,對老城區低窪易澇地段增設排水口,擴大排水應急能力。

  據介紹,市群力開發辦對新區排水系統收水口采取立箅式與平箅式相結合即“平立結合”的排水方式。群力新區計劃改造500處排水口,目前已改造280處,其中包含友誼西路144處。經過這場大暴雨的考驗,“平立結合”的排水方式被證實可有效增加收水面積、提高收水速度。

  道裡區將借鑒群力友誼西路排水改造做法,對老城區低窪易澇地段增設排水口,先期准備在建國公園地段等低窪地段試點“平立結合”的排水方式,擴大排水應急能力,並根據試點情況及市相關部門意見逐步推廣。

  盡力恢復被毀農田保證糧食收成

  哈爾濱市領導到賓縣、巴彥、呼蘭等地檢查農牧民田受災情況

  30日,哈爾濱副市長張萬平到受災較重的賓縣、巴彥、呼蘭等地檢查農牧民田受災情況。

  據初步統計,臺風“布拉萬”帶來的大風和降雨,導致全市農作物不同程度倒伏及受澇,全市8區10縣(市)共計685.52萬畝農田受災,294.09萬畝農田成災。受災區域涉及88個鄉鎮688個村,影響農戶超過18萬戶。

  張萬平指出,當前最關鍵的是迅速組織相關力量抗災救災,相關部門要深入一線發動群眾,克服為難情緒,堅定抗災減災奪豐收的信心。要動員一切力量,盡力恢復被毀農田,保證農民糧食收成。

  信義溝兩岸200餘戶村民妥善安置

  河道洪水疏通工作迅速有序推進,內澇險情已得到控制

  在臺風“布拉萬”帶來的強降雨和大風中,紅星村信義溝兩側由於河道排水不暢而遭受嚴重內澇災害,香坊區於29日當天即迅速組織專門力量投入防汛救災工作中。至30日,共搶險轉移村民91人,及時動員200餘戶村民投親靠友,安置危險區域人口31人,目前受災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災情得到控制。昨天,哈爾濱副市長張萬平來到紅星村段檢查搶險工作,並對搶險救災工作作出部署。

  據了解,為將洪水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從29日到30日,香坊區防汛救災領導組成員全部入駐紅星村信義溝現場指揮。在街道辦、公安、交通等各部門全力配合下,河道洪水疏通工作迅速有序推進,30日該區域內澇險情已得到控制,未出現人員傷亡事故。同時,衛生防疫等災後後續協調工作也迅速展開,以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