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 上學,是每個孩子的權利。然而,因為家庭貧困等原因,一些優秀的孩子被擋在了校門外。
對此,大慶團市委啟動了『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圓夢助學、『城鄉百校少先隊手拉手』、『大學生勤工助學』等活動,4年來,各級共青團組織累計募集愛心款(物)2483.7萬元,援建希望小學6所,資助貧困學生15721名,與社會各界攜手為貧困學子鋪就了一條求學路。
『創品牌』助學擴大戰果
『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城鄉百校少先隊手拉手』……幾年來,大慶團市委培育了多個助學品牌,得到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1994年出生的祝佳成(化名)是2012『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圓夢助學行動的受益者之一。7年來,他不但靠毅力支橕起了家庭,還以645分的成績考入南開大學。他的故事借助助學行動推出後,感動了很多市民,大家紛紛解囊助他圓夢。
據了解,2012『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圓夢助學行動籌集的132.68萬善款,共幫助131名貧困學子走進了大學校園。
從2007年起,大慶團市委還開展了『城鄉百校少先隊手拉手』活動,截至目前,全市有258所學校結成『手拉手』幫扶對子,開展『送課下鄉』1500餘次,13萬名少先隊員參與活動,5.2萬名少先隊員結對,全市學校參與活動率達100%。城市學校累計向農村學校捐贈圖書17萬冊,援建『手拉手』書屋45個,提供助學資金和贈送各種教具、玩具等總價值420萬元。
『項目化』助學有的放矢
『項目化管理,菜單式救助』,這是團市委助學的一次創新嘗試。
每年年初,大慶團市委都會制定助學項目管理書,並在全市各級團組織逐層建立涵蓋小學在讀、中學在讀、應屆高考三大類學子的貧困學生檔案,實時管理,定期公示。
愛心企業和個人可根據檔案信息,自主選擇受助對象及對接方式。大慶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看過數據庫後,決定幫助王博(化名)、司齊(化名)兩名小學生完成學業;來自上海的趙先生看到檔案信息後,捐助了3名貧困學子。
『造血式』助學自食其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近年來,團市委始終在嘗試由『一次性輸血式』救助轉向『自主性造血式』救助。
大學生勤工助學行動是團市委通過深入高校調研提出的一項重點工作,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授人以漁』。為此,團市委、市青聯開通了大學生勤工助學網,成立了大學生勤工助學聯盟,建立了大學生勤工助學基地,協調有資質的商家企業提供公益性崗位,引導准大學生和大學生克服困難,通過勞動獲得學費、完成學業。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大學生勤工助學基地56個,提供勤工助學崗位15000餘個,幫助9000餘名大學生實現勤工助學。
『聯媒體』助學一呼百應在助學活動中,聯手媒體,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月24日,由團市委和大慶新聞傳媒集團共同組織的2012『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助學活動在杜爾伯特舉行。
通過大慶電視臺今晚60分等欄目對貧困學子的宣傳,立天唐人、天拓通信、宏源偉業、萬達等9家愛心企業,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青春大講堂等7個愛心組織以及數十位愛心人士捐款130多萬元,用真情照亮了131個孩子的求學路。
微博、短信群發系統、OA系統、QQ群……新媒體也成為團市委助學的又一個重要平臺。團市委通過騰訊微博開啟的『幸福大慶』關愛重點青少年群體行動,以受困學生的現實條件為內容,面向全國尋找『送愛使者』,僅30餘個工作日,就吸引了4121位網友,有些已完成捐助。此外,勤工助學聯盟網運行3年來,為大學生提供崗位信息,為企業輸送優秀技能人纔,累計注冊會員7618名,發布信息6500餘條,成功對接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