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兩大學生騎車去拉薩 講述30天的難忘經歷
2012-09-04 06:24: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承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張泰(右)與胡濱。圖片由張泰提供

  路面凹凸不平

  東北網9月4日訊 暑假結束了,回想起自己騎自行車去拉薩的經歷,哈工大研究生張泰依然激動不已,西藏之行不僅鍛煉了他的體魄,更堅定了他戰勝困難的決心。3日,張泰向記者講述了他這30天的難忘經歷。

  “這不是我第一次長途騎車”

  25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研究生張泰告訴記者:“這不是我第一次長途騎車旅行。”2008年暑假的時候,他的學長胡濱邀請他和另一名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去長春。張泰說:“我們三個人都年輕力壯,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哈爾濱到長春250餘公裡,騎三天就到了。”到長春後,胡濱要繼續向南騎行,但張泰感到自己的腿很疼,不能繼續騎車,就和胡濱他們告別。當晚張泰和長春的同學喝酒時,長春的同學用閩南話唱起歌曲——愛拼纔會贏。張泰被閩南曲調所震撼,同學鼓勵他應該繼續騎下去。就這樣,張泰第二天把車子發往錦州,自己則坐車回哈爾濱看病。張泰只在家住了一宿,就和家人說和同學去外地旅游。當張泰趕到錦州時,胡濱等也騎車到了錦州。此時,胡濱臀部長出一個癤子,不能繼續騎車了,另外一名同學也無法繼續騎車。胡濱勸張泰放棄騎車,而張泰認為自己已經到了這裡,不再繼續騎車是個遺憾。就這樣張泰自己一直騎車到了天津,在天津游玩幾天後坐車回到了哈爾濱。

  這次騎行後,張泰一發不可收拾,先後一人騎車到過南京,三亞到廣州等地。張泰說,旅途騎車不但鍛煉了身體,更主要的是堅定了自己戰勝困難的信心。

  “我們要去拉薩感受高原”

  今年7月初,胡濱又邀請張泰騎車旅行,兩個人上網查找了很多資料和旅游景點,一致認為應該去一趟拉薩,感受高原的風土人情。7月11日,張泰和胡濱坐火車離開哈爾濱前往西寧,自行車已經在幾天前托運至西寧。出發前,張泰對父母說和同學到外地旅游,沒說騎自行車的事。7月13日,二人抵達西寧。在西寧選購了必要用品後,7月15日,二人開始向高原進發。


 

  “我們遇到了沙塵暴”

  離開西寧後,海拔一路飆昇,玉樹214國道路面高低不平,大車駛過塵土飛揚。沿途村莊的藏民飼養了很多狗,狗看到張泰他們騎車過來,就上來撲咬,有幾次張泰和胡濱險些翻到路邊的溝裡。在玉樹他們遇到了沙塵暴。張泰說:“我頭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沙塵暴,能見度幾乎為零。”為了防止被沙塵暴刮散,他們手拉手堅持了幾分鍾。沙塵暴過後,兩個人和從沙堆裡出來的木乃伊沒啥區別。

  青海的囊謙到西藏的類烏齊,要翻越三座海拔超過4700米的大山。胡濱告訴張泰,這些山一眼望不到頭,幾十公裡的上坡路讓你死的心都有。開始兩人是推車走幾百米休息一下,後來走幾米就要停下來休息。到達西藏類烏齊時,已經天黑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旅館,房間裡的霉味幾乎讓張泰和胡濱吐出來;床上的被子已經看不出本色,凌亂地堆在床上;地上有糞便等髒物,還有耗子跑來跑去。面對這樣的房間,疲憊不堪的二人已經沒有體力再去找其他旅店了,只好住下。

  “住在氈房裡,我們被凍醒了”

  進入317國道後,公路凹凸不平,還有很多石頭,騎車時把人顛得幾乎散了架。在翻越海拔4900米的雪拉山後,張泰和胡濱住進路邊一個不會漢語的藏民的氈房裡。與其說是氈房,不如說是住在草地上,有塊布遮擋而已。張泰說,這個氈房四周透風,地面就是草地,很多乾牛糞堆在中央。藏民給他們幾個編織袋子和一個毯子,二人躺在睡袋裡連衣服都沒脫。半夜被凍醒了,為了取暖二人緊緊靠在一起熬到天明。

  在翻越海拔4500米的曲裡拉山口時,二人帶的食品和水都喝光了,口渴得要命,一步也走不動了。此時遠處幾道亮光照射過來。有救了,胡濱在心中高喊。這是一支重慶自駕游車隊,他們向二人提供了食品和飲用水。當晚二人住到了色紮鄉。

  在類烏齊到那曲600餘公裡、平均海拔4500餘米的317國道上,他們用7天時間翻越了九座海拔超過4600米的大山,期間只吃了一頓熱飯菜,其餘都是藏族人給的糌粑、風乾肉,喝的是蘇油茶,住的是公路邊藏民的氈房。

  8月16日,張泰和胡濱歷盡千辛萬苦抵達了他們心中的聖地——拉薩。在拉薩游覽幾日後,他們坐車返回哈爾濱。

  這段西藏之旅必將烙在二人的心靈深處!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