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訊 七臺河市民政局黨委在尊重傳統文化習俗,有利於節約用地,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基礎上,自8月30日起,在金龍公墓用推土機推出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生態樹葬穴3000座,現在園區前期建設已經完成。目前,七臺河市是全省唯一一家推行樹葬的城市。
樹葬是殯葬的一種新形式,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之一,人們將親人的骨灰埋在樹下,在樹上可懸掛死者的紀念牌,不留墳頭,不立墓碑,只佔很少的土地。
樹葬墓地申辦者必須是對我市經濟發展有過特殊貢獻的,我市重點優撫對象、英烈和軍烈屬,農村“五保戶”和“三無”老人及城市特困人群。申辦者持所在社區、街道證明(介紹信)到區民政局認證逝者的身份和購墓資格,持逝者的身份證和火化證明到蓮花山公墓審批,持蓮花山公墓手續到樹葬墓地確認穴位,辦理公墓證,並在殯葬管理處備案。
樹葬墓地的推廣及使用,是市民政局黨委對英模的致敬,也有對優撫對象和困難群眾的關心,更體現出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建設和諧七臺河的決心,也進一步推動了殯葬改革的新步伐。
責任編輯:關虹